聚焦民生幸福工程:职业教育--走出大山的通道
发布时间:2012-11-17 19:52:56 来源:民生关注


聚焦民生幸福工程。知识改变命运,通过教育扶贫工程,很多贫困山区的孩子走进明亮的课堂,但是这并不是终点,如何让贫困学子的家庭真正脱贫致富,才是最终的目标。在这一点上,职业教育的发展就给山里人指明了方向。

郑少凯,家住赞皇县黄北坪乡,家里除了父母,还有两个兄弟姐妹一共五口人,全家的收入只能依靠务农的父母,家境清贫致使郑少凯初中毕业就出外打工,但是由于没有学历,也没有技术,一个月只能挣到微薄的薪水,所以他一年以后回到家乡,再次走进校园--赞皇县职业教育中心,在这里他找到了未来的方向。

郑少凯:我初中毕业,学了一年电脑,就去了北京,那时候一个月只能挣一千来块钱,技术根本不行,现在我在这学焊接,我听之前毕业的同学说,现在这门技术在外边找工作,干得好,一天就能挣一百多,最多可以挣一百五呢。我现在等毕业了,我想自己创业,弄个门脸,专门做这个,到时挣得更多。

据介绍,赞皇县职业教育中心共开设了学前教育、焊接技术应用和汽车应用与维修,三个专业,并为了能让学生们在校学习的技术与市场需求接轨,校方还建设了这三个相关专业的配套实体,郑少凯现在就在焊接厂房中实习。

李志江 赞皇县职业教育中心校长:我们的办学宗旨就是一切为学生,一切为市场,所以我们选定的专业都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的,让孩子们真的能学以致用,学有所用,而且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向是就业为基础,创业为根本。目前我们的学生就业率为百分之百。

据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市西部山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村还有820个,2011年,“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启动,涉及我市的元氏、赞皇、灵寿、行唐、平山、井陉六个山区县市的45个乡镇,覆盖人口60万人。目前,实施了“山区教育扶贫工程”的各县市,职业教育都享受到了教育扶贫工程的优惠政策,各县相对贫困的乡镇,孩子们上职业教育不但可以免学费,而且还能领取两年的国家助学金3000元。

陈雅昕:如果没来上学,我可能已经去外边打工了,现在在这我学到了电子琴、唱歌跳舞,这些我以前根本不敢想的,现在我在这学到很多东西,一门技术,我想等毕业了我要到市里去,然后把我的父母都带出大山。

李志江 赞皇县职业教育中心校长:我们执行教育扶贫政策以来,今年共招收免学费学生57名,所免学费三十多万元,共发放2年国家助学金3000,共计两万多元。

 山区贫困的根子就是教育落后,群众观念落后,而职业教育除了可以帮助贫困地区孩子们就学,学习一门手艺外,还以帮助山区人民脱贫为宗旨,面向农民免费实施技能教育,让务农在家的人们也能学到致富的技能。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