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赞歌
——电视剧《家在南三条》助推南三条品牌经济发展研讨会发言摘登
近期,我市自主拍摄的33集都市情感剧《家在南三条》先后在河北卫视、石家庄广播电视台热播,引发社会强烈反响,不少观众写来剧评。日前,市委宣传部、桥东区委区政府邀请该剧导演、省市专家学者及南三条商户代表,召开电视剧《家在南三条》助推南三条品牌经济发展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该剧热播后的社会效应,探讨了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并就如何推动桥东区现代服务业和全市商品市场、品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行集中研讨。在这里,我们进行摘录刊发。
唱响时代主旋律
李文学
《家在南三条》(以下简称“《家》剧”),是一部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正气充溢、“庄”味十足的好片子。它选择一个独特的视角,反映了石家庄改革开放以来蓬勃发展的雄阔步伐,展示了新老石家庄人立足优势、协力奋进、共创辉煌的勃勃英姿,凸显了石家庄人善良、包容、和谐、开放的地域文化特色,讴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了时代主旋律。
在“《家》剧”中,围绕着以陆援朝、汪亦正为代表的本土石家庄人同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扎根南三条的新石家庄人之间的友谊、合作与竞争,围绕他们两个家族内部的种种矛盾、他们同社会上其他人群的联系与纠葛,特别是陆丹桐、汪子涵、周亚权、米立、汪亦良、孟小茹等一批年轻人之间的爱恨情仇,热情歌颂了真善美,无情鞭挞了假恶丑。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家》剧”堪称一首石家庄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嘹亮赞歌。
诚实守信,历来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贯穿全剧的主基调。这一美德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内容之一,在“《家》剧”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无论是汪亦正这些曾经的“外乡人”,还是陆援朝等土生土长的石家庄人,也无论他们之间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喜怒哀乐,他们事业的成功,都无一例外地得益于诚信做人,诚实做事。
开拓创新,既是改革开放的时代特色,也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内容。坚持开拓创新,就必须克服形形色色的因循守旧。在这一对矛盾冲突中,当年的改革闯将陆援朝和他的妻子苏莉莉,有意无意扮演了时代绊脚石的角色。反观汪亦正,特别是后来汪家事业的实际当家人汪子涵,以及虽是陆援朝之女但却思想解放、观念超前的陆丹桐等一批生气勃勃的年轻人,他们对南三条升级改造采取了积极支持、踊跃参加的态度。他们凭着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抗争,克服了种种意想不到的艰苦困难,迎来了事业、家庭、爱情乃至健康的全面成功。这一切,都昭示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开拓创新,永远是社会前进发展的不竭动力。
正确的爱情观、亲情观和友情观,也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或缺的思想内容。在“《家》剧”中,这“三观”同样得到了精彩的展示。
“《家》剧”的成功,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思考。我相信,创造了南三条精彩的石家庄人,一定能够发扬南三条文化的优势,再接再厉,不断创造出更多的辉煌。

促品牌经济发展
资深媒体人 吕丽宁
《家在南三条》聚焦石家庄南三条小商品市场的发展,以南三条南北两家商户间的恩恩怨怨为主线,不仅展现了南三条三十多年的发展史,更通过旺盛和良辰两大家族商户的情感交织与命运纠葛,讴歌了人性的真善美,展现出当今诚信经商的时代主题,表达和折射出石家庄包容、开放、奋进的城市气质,提升了石家庄城市的整体形象,有效地促进了南三条品牌经济的发展。
我认为,该剧呈现出以下特点:一、题材新颖,弘扬主旋律。二、剧情扎实,实力主创人员联袂打造。三、浓重的本土特色,堪称“石家庄制造”。四、专业手段创新应用。五、填补了空白,激发南三条人共鸣。六、彰显城市文化,助推品牌经济发展。
如何使该剧带动品牌经济发展,我建议以“剧”带“市”,加强互动宣传。充分把握电视剧《家在南三条》在电视台热播的契机,以电视剧带动石家庄整个城市宣传。通过主办方与全国观众的互动,让大家了解南三条、熟悉南三条、认识石家庄、心动石家庄。“寻找向上的力量——石家庄创富杰出人物评选”活动、“家在南三条·发现石家庄拍摄地”等活动就是非常好的尝试。同时也可以尝试以“中国南三条财智发展论坛”促南三条品牌经济。还可以举办“桥东一日”摄影创作,保护记录南三条今天,打造南三条时尚购物游。

自家门前品大戏 读靓变
河北师范大学教授 刘绍本
33集大型电视剧《家在南三条》播出以来,让观众实实在在地领略了一番庄上风情,不时出现的熟悉街道和建筑,无疑增加了品读大戏时的亲切感和现场感,但更为要紧的,还是这部写实电视剧所唤起的对转型期的城市记忆,富于传奇色彩的发展环境以及人物心态的展示,它们更能强烈地震撼人心,引起人们的关注,抢占收视份额。
故事的发生地和演绎地,说是“家在南三条”,可立足的是石家庄。南三条的变迁,恰成了这座北方省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改革开放伊始,人们对于市场和商贸业态的认识仍是朦胧的,只知把紧的“口子”松敞多了,于是就乍着胆子在火车站与汽车站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开始了“以桥为市、以地为铺、一副货担、赚取微利”的民间小商品交易活动 ,小商贩们不断地将日用小商品运往北方市场销售,短短几年时间里,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石家庄第一大工业品集市”,得以正名为“南三条市场”。
发展过程中,经政府部门规划,又把南三条综合市场分行划市,建立起多个专业市场,接着又实现了向现代化、规范化大型专业商城的飞跃。这个专业商城的姿态是吸引人和振奋人的,不仅招来了更多的淘金者,而且名优商品在市场唱起了主角,确实成了一方投资的热土和创业的家园。这些火辣辣的生活现实,成了记录和展现这段历史时期的鲜活题材和生动资料。编导者是清醒和明智的,只有把握住这条“活鱼”,方能突显出新时期大潮的波澜壮阔。“三贴近”的艺术创作主张,成全了影像作品的现实价值。
当然,《家在南三条》受到众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除了题材的把握以外,还塑造出了一批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他们有思有为、有情有义,在经济生活的开阔舞台上,演唱着威武雄壮的话剧。直到剧本尾声,剧中的人物仍在奔忙着,在观众面前不断地交流诉说着。无论是一些为大家所喜爱的,还是几个不为人“待见”的,在整个故事和人物形象身上,都能鲜明体现出从商的信条,即“诚信”二字,这些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逢此炽热的季节里,怀着激越情感在自家门前品赏《家在南三条》乡情大戏,唤起转型期的难忘城市记忆,怎能不令人“动其心,奋其行”: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加以推进,以期圆满实现“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家庄”的目标。正像剧情所宣示的那样,为此要继续创造优越的发展环境,让企业家们心情舒畅地干事创业,让铜板在石家庄的每一寸土地上都跳动起来。

给经营者带来启迪
太和日化城总经理 陈暇
作为一个老南三条人,我在南三条已经工作学习了12个年头,亲眼目睹并切身体会了南三条的发展变化,同时也正在密切关注并思考着南三条目前可能存在的发展瓶颈以及发展机遇。《家在南三条》的播出,令我们收获很多,思想更丰富、视野更开阔、格局更博大,尤其是在商业经营的角度。
剧中对南三条升级改造的构想,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借鉴。我们的生活日用品市场虽然是行业表率,但业态略显单一和落后,商业载体的发展后劲不足。关于发展目标是什么?发展方向在哪里?如何与现实对接?该剧中的一些简单阐述,给我们从业者带来了很多深层次思考。
最成功的城市名片
中国电视纪录片协会副秘书长 郭西昌
从一个观众的角度来看,该剧视角独特、结构巧妙、小中见大。以南三条市场三十年变迁为背景,以讲述南北两家商户间的恩怨为主线,反映的却是石家庄乃至中国的改革开放史、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史。
从一个市民的角度来看,该剧是最成功的城市名片。这里面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人文景观,是一部韵味十足的“庄里剧”。这是第一部描写中国南北不同地域文化交流碰撞融合的影视剧,描写了南方商人在北方淘金,不同地域文化的结合,更突出了石家庄的包容性。该剧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推广了南三条,同时也宣传了河北石家庄这座城市。
从一个媒体人的角度来看,《家在南三条》属于河北省会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精品制作,再一次填补了石家庄宣传文化史的一项空白,体现了石家庄宣传部门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同时也体现了他们科学务实的政绩观。

收视率名列前茅
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副台长 李银龙
石家庄广播电视台有幸参与了《家在南三条》的摄制工作,我认为这部电视剧拍的非常成功。
首先,我既站在一个媒体人,又站在一个观众的角度,综合了很多人的观点,认为它是一个大策划。很多专家讲到,近几年石家庄文化盛事不断,用影像来记录一个城市的历史变迁,之前推出的《璀璨时空》在全国的影响非常大;继之又推出了《家在南三条》,以电视剧的形式,反映改革开放三十年这个曲折的历程和辉煌成就。说其是一个大制作,绝不仅仅因为它有知名的导演、编剧和演员,也不仅仅因为它的大投入和大场景,更重要的是这个题材重大,意义重大,在现实中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对将来有昭示和启发意义。
高收视率说明了这部剧的成功。收视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电视剧的成功与否,截至6月底,收视率在河北拔了高,说明它拍的很成功。
这部剧让石家庄人深感亲切和自豪,它是一部自己的剧、庄里的剧,勾起多少人的回忆和认同。过去人们一讲到石家庄就觉得土,《家在南三条》体现了石家庄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环境,剧中的石家庄可以说是车水马龙,流光溢彩,特别是我们一些历史名胜和地标性的景观,实实在在地为我们长了气。让人感到,我是石家庄人,我感到很自豪。
这部剧催人奋进。看了这部剧以后不是哈哈一笑就过去了,不是纯粹的自娱自乐,更多的是感觉石家庄发展到现在很不容易,启发人们要想求发展,就得扎扎实实地干事,只有克服艰难才能走向辉煌,这是这部剧最大的成功。
深入开掘本地文化
省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所副所长 陈璐
《家在南三条》第一次反映了石家庄本地的商品市场,第一次由一线明星出演反映石家庄的人和事,第一次反映外来客商在石家庄的生存、成长和兴衰起伏,体现了这个城市包容、共赢的和谐文化主题。
该剧打开了大家的思路,在今后的工作,我们不妨多挖掘一些有本地特色的题材资源,比如旅游景点、著名人物等,打造新的影视力作。另外也可以配合该剧的热播,搞一些“中国·南三条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等节庆展会,扩大其在全国的影响力。谋划一些适合南三条的夜经济项目,让夜晚的南三条也可以火起来、靓起来、活起来。

品牌效应 宣传效应 连锁效应
桥东区委书记 李旭阳
作为电视剧《家在南三条》的发起单位和出品方之一,我首先代表桥东区委、区政府感谢李三林导演、众位影视艺术家的精彩表演和全体剧组人员的辛勤工作。我们之所以决定创作并投拍这么一部电视剧,不仅仅看重它的经济效益,更看重它的社会效益,这部电视剧的播出,产生了以下三种效应:
品牌效应。毫不夸张地说,南三条市场浓缩了桥东区乃至石家庄市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变迁,是最能代表桥东区和我市形象的金字招牌和城市名片。我们初步确立了将南三条打造成金融商贸中心的发展定位,随着新源财富中心、金领域广场、昆仑盛阳门等一批高端商务楼宇的建成启用,南三条将实现第三次腾飞,会成为我市金融中心和辐射冀中南的重要金融枢纽。
宣传效应。电视剧《家在南三条》在拍摄过程中,突出了省会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和景观特色,充分展现了近年来我市三年大变样、三年上水平和市容市貌综合整治的显著成果,充分体现了石家庄“善良、包容、奋斗”的城市精神。石家庄的这种变化,不仅本地人深有感触,也让外地人对石家庄“刮目相看”。
连锁效应。通过这次试水拍摄电视剧,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为我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模式。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谋划建设的总投资40亿元的锦绣国际城文化产业项目,引入26家国内外知名动漫企业,以及包括中影集团在内的多家影视传媒企业,该项目不仅会成为我区乃至石家庄市文化产业发展新的活力点,也将成为华北重要的文化产业和影视制作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