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委:优化行政审批 建立绿色通道
发布时间:2012-10-31 17:09:52 来源:石家庄日报

优化行政审批 建立绿色通道——访市发改委主任赵顺法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城市活力和动力的具体体现。市发改委作为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助手,全市经济的综合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发挥职能作用,真正在优环境促发展中发挥好带头作用。市发改委如何发挥职能作用,改善“两个环境”,昨日,记者对市发改委主任赵顺法进行了专访。

抓住四个关键改善发展环境

“市发改委负责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审批、核准、备案等工作,直接面对服务对象,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政府形象。所以我们从优化行政审批、建立绿色通道、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吸引各类投资等四个关键环节入手,下大力改善发展环境。”赵顺法说。

为提高投资管理工作的效率,市发改委除国家和省有明确要求需设区市审批审核的项目外,全部下放到县(市)、矿区及省级以上产业聚集区和特定区域;保留的项目也精简了审批手续,优化了审批流程。进一步削减审批项目,在审批事项由102项大幅减少为30项的基础上,又根据国家、省有关规章政策,对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前置条件进行进一步的调整规范,又削减项目审批前置条件7项,并形成简明扼要的“一次性告知单”。

对重点项目,市发改委制定了绿色通道制度,有效落实审批程序最简、时间最短、收费最低等优惠政策。构建市政府、市发改委、县(市)区三个层面的重点项目建设协调机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突出矛盾和具体问题,切实加快项目建设进程。确保今年省市重点项目石炼化工业气体岛一期、中粮可口可乐等70个项目开工,格力空调、以岭药业中药产业化等35个项目竣工,谋划储备项目达到1000个以上。

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上,市发改委大力推进生物医药、半导体照明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高技术产业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还将加快低碳产业发展,尽快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等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建设,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提高生活、餐厨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同时,市发改委注重吸引各类投资,确保经济增长。积极落实国家和省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开发和经营。对民间资本投资的新能源、新材料、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项目按照产业支持政策优先列入市重点建设项目予以扶持。

强化措施确保取得实效

为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市发改委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改善发展环境取得实效。

措施之一是凝聚发展共识。赵顺法说,将引导全委干部职工,把发展环境视为省会经济发展的保障线和生命线,形成“人人都是环境、事事关系环境、处处维护环境”的共识,为改善发展环境多作贡献。市发改委还将强化对经济指标的考核力度,切实起到激励先进,鞭策落后的作用。同时,通过设立投诉热线、电子邮箱等方式,畅通社会监督渠道,真正使改善发展环境公开承诺成为阳光行动。

“我们还必须创新工作思路。”赵顺法说。市发改委将大力倡导创造性、创新性、创意性工作,站在全市发展改革大局中谋篇布局,运用改革创新的方法破解难题,在全系统营造一种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干事创业环境。

此外,市发改委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关于服务、作风、效能等方面的制度,建立健全通报、考评、考核、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用制度保障改善“两个环境”活动深入持久扎实开展。还将抓好机关干部各项专题学习,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充实知识储备,增强做好发展改革工作的本领。

“推进发展环境建设,最终要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中践行优化环境,促进经济增长。”赵顺法说。现在到年底还有两个月的时间,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市发改委将在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基础上,认真谋划好明年工作,把发展环境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分享到:

Scan me!

扫码阅读手机版

分享到微信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