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会市区的机动车数量不断增长,由此带来的不仅是交通压力的增加,同时机动车的尾气排放量也给省会的大气环境造成了一些影响。因此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治理好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其中不少把影响省会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归结于机动车的数量太多了。
的确,机动车的增长,不仅使市内道路的交通压力加大,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增加,也影响了省会的空气质量。对此,相关部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整治尾气污染,其中之一就是淘汰黄标车。根据相关规定,从2014年1月1日起,禁止黄标车、无标车在市区三环(含)以内区域和县(市)、矿区城区内道路上通行。
限行黄标车的同时,市政府也出台措施,对在2013年12月31日前未达到强制报废标准且主动淘汰的黄标车,按照货车、客车、轿车三种车辆类型,给予6000元至18000元的财政补贴。据统计,截止2013年底,全市共淘汰黄标车9.8万辆。2014年,省会将把剩余的5.3万辆全部淘汰,同时禁售国三排放标准的车辆。另外还将提高燃油标准,全面供应国四标准机动车燃油;启动二环内长途客运站、大型仓储物流、批发市场的外迁工作,控制机动车入市;发展公共交通,加强交通疏导,减少交通堵塞造成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