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市建设快速推进,石家庄的美誉度与日俱增,但生态环境不好,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更影响到老百姓的生命健康。新的一年,百姓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有哪些期盼呢?而在两个环境建设广播电视大会上,市委、市政府又传递出哪些利好信号?这些新举措会为石家庄带来哪些变化呢?
着力改善两个环境广播电视大会上,市委、市政府提出,要重点采取六个方面措施,坚决甩掉重污染城市黑帽子。
(一)要坚决把煤压下来。目前,煤炭占我市能源消费总量的85%,燃煤污染占大气污染总量的53.4%。因此,治理大气污染,必须把消除燃煤污染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我市计划用4年时间削减燃煤1500万吨,今年要坚决实现削减400万吨的目标。
(二)要坚决把尘降下来。2013年,PM10是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占到了226天。在各种污染物中,PM10的污染分担率达41.2%,为各类污染物之首。导致PM10的主要原因是扬尘。为了抑制扬尘,我市将加强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对市区建设项目一律严格管控、有序开工,所有工地必须实行绿色施工,并建立长效机制。
(三)要坚决把尾气治理好。目前,市区机动车保有量达到68.4万辆,平均每公里路面有654辆机动车在行驶,每天有52万辆机动车在出行。我市将加快淘汰黄标车,今年要把剩余的5.3万辆全部淘汰,同时禁售国三排放标准的车辆。
(四)要坚决把排放减下来。年内启动三环内37家污染排放企业搬迁,完成5家企业搬迁改造。在增量上,要提高新上项目准入门槛,对高污染项目说什么也不能要,坚决将“三高一低”项目挡在门外。
(五)要坚决让省会绿起来。今年,全市要新增造林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
(六)要让执法监管硬起来。创新监管模式,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化管理监管体系;严格环保执法,对环保违法实行零容忍。
全市着力改善两个环境广播电视大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瑞彬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行动起来,真刀真枪地改善生态环境,为推动省会绿色崛起提供坚强保障和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