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在深泽县南冶庄头村,花生田里翠绿的藤蔓开始泛黄,饱满的果实静待收获。这个一度被土地问题困扰二十年的“空壳村”,如今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丰收的季节。
“你看这花生,再过二十天就能收获,预计亩产可达千斤。”村党支部书记翟耀辉高兴地说。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曾经备受争议的300亩土地,已成为村庄发展的“希望田”。
这片集体土地以前是制约该村发展的“老大难”。因涉及历史合同纠纷等问题,长期以来也未能找到有效的破解之道。2021年,新一届村党支部班子上任后,表示一定解决这个顽疾。
“我们用了三个月时间,把全村500多户走了个遍。”翟耀辉回忆道,“光是村民代表大会就开了16次,有时一场会议要开五六个小时。”工作队带着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挨家挨户讲解,一笔笔算账,让村民明白改革带来的实惠。
然而一些承包户表示不理解,阻力重重,村党支部提出“依法依规、尊重历史、兼顾现实”十二字方针。对到期合同坚决收回,对未到期但租金明显偏低的合同进行重新协商,对特殊困难群体给予适当照顾。最终,通过民主决策程序,成功收回全部300亩集体土地的经营权。
破局之后,如何立新?村党支部创新提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深泽县首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嘉穗种植专业合作社。村集体以土地入股,村民自愿出资入股,建立起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
合作社推进规模化经营。2022年3月,合作社与河北冀粮谷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约481亩土地,引进“冀油4号”花生品种,配套先进种植技术。
打造品牌农业。2022年9月注册“禾盛兴邦”商标,同年10月签约“智慧农庄”项目,发展特色种植和认养农业。
2022年底的分红仪式上。当村民听到“集体分红10.21万元”的消息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而合作社也没有忘记困难群体,为18户低保户和3户五保户赠送21个扶贫股,优先安排贫困户就业。
这场改革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收益,更重塑了乡村治理体系。通过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理事长,村“两委”干部与理事会交叉任职,党组织的凝聚力显著增强。
南冶庄头村的成功实践正在当地产生示范效应,该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破解了长期困扰发展的土地问题,实现了集体经济从“空壳”到“造血”的转变。这一做法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为周边村庄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经验。目前,该村正通过流转和托管土地继续扩大经营规模,朝着标准化管理、科学化种植的方向发展,走出一条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全体村民为主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来源:石家庄日报 记者:刘 青 通讯员:田雄峰 郭耀辉)
编辑:梁堃
责编:韩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