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抢字当先”到“守时生金” 赞皇县治理酸枣抢青乱象显成效
发布时间:2025-09-05 07:05:21 来源:无线石家庄

9月3日,在赞皇县任家洞村,枣农宫军建望着自家30亩已进入盛果期的酸枣林,心里美滋滋的:“现在不着急摘,过了白露再说。”曾经,宫军建是酸枣抢青队伍中的一员,如今他明白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

2021年,赞皇县依托18万亩野生酸枣资源,在原有大枣产业基础上进行“二次革命”,大力发展酸枣仁产业,为老百姓找到一条致富新路。自那时起,赞皇县开始全面治理酸枣抢青乱象,正是这一举措让宫军建的思想“转了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抢与不抢,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发展理念。放任抢青,短期内或许有收益,但从长远看,会严重破坏野生酸枣资源,最终阻碍产业健康发展。”赞皇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心副主任丁彦斌表示,“早在产业起步之际,县委、县政府就算清了这笔‘综合账’。”

起初听说县里要治理酸枣抢青,宫军建不以为意,仍跟随大伙儿上山抢青。但他很快发现,辛苦摘来的酸枣无人问津。当时在县里引导下,全县相关企业也达成共识:不在白露之前进行任何收购、销售。

酸枣抢青无非是为一个“利”字。从2022年起,赞皇县陆续建起10个大枣改接酸枣示范基地,并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更多农户增收。“酸枣树上全是刺,以前为了抢青,有人甚至连树干都锯下来,弄得满山狼藉。毁了树、破坏了生态不说,一天最多也就挣50元钱。”宫军建告诉记者,“现在我等到白露之后采摘酸枣,再卖给收购企业,平均一亩地能挣1万元哩!”

宫军建还补充说:“如今抢青的人越来越少了,不少人还种起了酸枣树。有时候大家再聊起当年抢青的事,都觉得不应该。”

近年来,赞皇县还开展野生酸枣资源普查工作,划定了保护区。2024年,赞皇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加强野生酸枣资源保护的决定》,首次以决定形式对野生酸枣资源保护作出立法性专门规定,在全国同行业领域中尚属首例。

多措并举之下,赞皇县治理酸枣抢青乱象颇有成效。“抢青越少,酸枣仁品质就越有保障。经专业机构检测,目前赞皇酸枣仁的斯皮诺素含量平均为0.12%,高出标准含量50%;枣仁皂苷含量平均为0.08%,高出标准含量160%。”赞皇酸枣仁行业协会会长翟海方说。如今,赞皇县与以岭药业、神威药业、国药集团等多家知名药企达成长期合作,全县酸枣仁年交易量近7000吨,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年产值超50亿元。(来源:石家庄日报 记者:张明星 岳金宏 李坤晓)

编辑:梁堃

责编:韩巍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