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7月15日,正太饭店内回荡着稚嫩的歌声,一群佩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们从这座百年建筑启程,为市民和游客讲述石家庄的抗战故事和城市发展史,让历史的回声在此久久荡漾。
正太饭店,作为石家庄现存最早、最具代表性的法式历史建筑,承载着这座城市厚重的记忆。
1907年,正太铁路建成通车,石家庄由此成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而正太饭店作为其服务性配套设施,也于同年完工。
整座建筑坐西朝东,平面呈“日”字形,由东、西、南、中、北五栋楼组成,楼与楼之间相连通,形成了主院与套院相嵌套的独特格局。从远处眺望,灰砖墙搭配拱券连廊,尽显法式建筑的优雅与浪漫,让这座小洋楼别有一番风味。
“如今,大家看到的是保护性修缮后的正太饭店。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摧毁了这里的商业经营,正太饭店一度陷入绝境,但石家庄人民奋起反抗,在这里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来自石家庄市金骅小学的红领巾讲解员宋沐阳,向游客娓娓道来那段炮火纷飞的岁月历史。
全面抗战爆发之际,国民党中央党部派遣王玉赋到石家庄联合冀南部分抗日力量,以正太饭店为基地,成立了抗日牺牲大同盟,开展民族抗日工作。1937年9月,日军飞机对石家庄进行了多次轰炸,正太饭店只能暂停餐饮住宿经营业务,驻扎于此的国民党抗日牺牲大同盟成员也不得不四处奔波,继续投身抗日事业。
同年9月中旬,周恩来受中共中央委派,以中央代表的身份,就坚持华北抗战、协同作战等问题,从太原到保定同国民党驻军将领徐永昌谈判。周恩来及彭德怀、南汉宸一行途经石家庄,中共石家庄市委以抗日救国会名义召开群众大会。周恩来、彭德怀先后在大会上讲话,号召大家团结抗日。当时,周恩来一行就在正太饭店下榻。
与此同时,以时任中共石家庄市委书记的正太铁路职员陶希晋为核心的铁路员工,根据中共平汉线省委的指示,带领石家庄市委成员和正太铁路部分中共党员、职工100余人西上太行山,在山西阳泉组建正太铁路工人游击队,冒险转移正太铁路机车车辆设备。随后,这支游击队被编入八路军129师独立支队,成为了抗战前线的一支劲旅。
1937年10月9日,日军侵入石家庄,正太饭店不幸沦为日军第一军兵站部后勤供应基地,同时被日伪时期铁路管理机关办公占用。但即便在这样的黑暗时期,正太饭店周边的抗日斗争也从未停歇。
抗战期间,129师师长刘伯承授命正太铁路石家庄总机厂工人田珍、杨锡录组建129师第一座敌后兵工厂。1938年,田珍又在山西高平县境内领导创建了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第二座军工厂,后经整编发展成为著名的黄崖洞军工厂。至此,正太铁路工人成为开辟和巩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历史长河中,正太饭店与正太铁路相互守望,共同镌刻下抗战岁月的深刻印记。它们见证了无数平凡人的英勇无畏,这些英勇事迹汇聚成了一条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流淌在这片土地上,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正太饭店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石家庄人民英勇抗争的历史丰碑。历经保护性修缮的它,如今以城市文化新地标的姿态重新屹立。它站在过去与未来的交会点上,诉说着那段永不磨灭的历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奋勇前行。(来源:石家庄日报 记者 焦莉莉 蒋方语)
编辑:齐永涛
责编:韩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