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赵振亚:保护战友英勇献身的“钢铁团长”
发布时间:2025-07-05 06:24:19 来源:无线石家庄

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安葬着一位为了保护战友英勇献身的烈士——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23团团长赵振亚。他所在的团作战勇敢被群众誉为“钢铁团”,他被老百姓称为“钢铁团长”。

少年许革命

赵振亚又名赵振谦,无极县泊头村人,1912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1932年,赵振亚在亲戚的资助下,考入无极县乡村师范。在学校里,赵振亚阅读进步书刊,参加各种进步活动,逐渐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自己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这年秋天,赵振亚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以抗日救亡和反对旧学制为主要内容的学生运动。乡师毕业后,赵振亚先后到贾家庄、东阳小学任教,在这一带从事宣传革命思想和发展组织工作。

1936年夏,遵照党组织的指示,赵振亚和无极几位年轻人考入南京陆军军官学校。1937年春,赵振亚放弃国民党政府的优厚待遇,按原定计划,带领几名同学,毅然返回无极,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杀敌勇当先

在无极,赵振亚先后担任晋察冀抗日义勇军第5支队第1营副营长,冀中抗日人民自卫军第5团第2营营长。他带领队伍转战藁城、深泽、定县一带,收编了各地大刀会、便衣队等地方武装,壮大了抗日武装力量。

1938年12月的一天,敌军进犯深泽,赵振亚奉命阻击。他率领1个营的兵力,在敌人必经之地设下埋伏。48辆满载敌军的汽车驶进埋伏圈后,赵振亚一声令下,步枪、机枪齐吼,手榴弹轰响。

顷刻间,鬼子前面的几辆汽车趴了窝,动弹不得。

后面的敌军发现中了埋伏,见势不妙,掉转车头夺路而逃。赵振亚果断指挥,抄近路迅速赶到赵八庄村西隐蔽。很快,敌军车队再次进入战士们的射程之内,又是一阵猛烈射击,前面几辆汽车爆炸起火,堵塞了前去的道路。敌军被迫以汽车为掩护,凭借优势武器装备疯狂顽抗,许多战士英勇牺牲。关键时刻,赵振亚从战壕里一跃而起,高喊一声:“同志们,跟我上!”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同敌人展开了白刃战。

此次战斗,共击毙日军100多人,击毁日军汽车5辆。赵振亚在这次战斗中,全身19处负伤,声带、喉管严重受损,从此说话嘶哑,被称为“哑巴团长”。

1940年后,赵振亚任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23团团长,率部驰骋于武强、饶阳一带,23团被群众誉为“钢铁团”。

以血荐轩辕

1942年6月21日,赵振亚率领部队去津浦路东执行反“扫荡”任务,遭到敌军强势兵力围攻,赵振亚指挥部队分路突围。他带一个营的兵力边打边撤,夜幕降临时,退到盐山县和沧县交界地带的马圈子村,与敌军激战一夜。赵振亚冷静指挥,率领战士们击退了敌军一次又一次进攻。第二日清晨,敌军调集来大批援军,凭借重武器掩护,发动更加猛烈进攻。赵振亚果断指挥部队转移,自己率领一个排断后。等到大部分战士安全撤离阵地,赵振亚才翻越寨墙转移,不幸腿部负伤,倒在墙外的斜坡上。

这时,天已大亮,敌军发现赵振亚受伤,狂喊:“捉活的!”战士们怎能忍心团长落入敌人手里,返回来向斜坡上冲击。赵振亚见此情景,不顾伤痛,艰难地扶着墙站起来,沙哑着嗓子高喊:“快走!不要管我!”然而,战士们仍在往上冲。赵振亚心急如焚,他横下心,再次喊道:“执行我的命令,赶快转移!不要管我!”然后高呼:“伟大的中华民族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手枪指向胸部,扣动了扳机。

为了保护战友,同时也为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早日胜利,“钢铁团长”赵振亚献出了他年仅30岁的年轻生命。(来源:石家庄日报 记者 张静雯)

编辑:任闪

责编:韩巍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