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在“壁上丹青——法海寺与毗卢寺壁画的对话”展览活动现场,观众在拍摄展品。记者 王伟摄
6月28日上午,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的永济寺内外热闹非凡。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壁上丹青——法海寺与毗卢寺壁画的对话”展览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
“我听到很多人一进门就都‘哇’了起来,是不是有种扑面而来的震撼感?这满墙的精品画作都是我们根据永济寺的建筑形制,1∶1复原的120余组毗卢寺壁画,希望大家在北京也可以领略到毗卢寺壁画的非凡魅力。”在永济寺的大雄宝殿里,石家庄市毗卢寺博物院院长高露歌在围得密密匝匝的游客中间,热情介绍着此次展览的相关情况。
始建于唐代天宝年间的毗卢寺,位于石家庄市新华区上京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保存的明代水陆壁画,与甘肃敦煌壁画、北京法海寺壁画、山西永乐宫壁画并称中国现存四大壁画。而此次展览通过河北壁画艺术综述、毗卢寺壁画高清整体再现、毗卢寺壁画经典临摹展示三大板块,配合数字化展示手段,让观众能够清晰地了解壁画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展览选址永济寺更可谓匠心独运,因为这里距离法海寺仅200米左右,似穿越时空隧道,法海寺与毗卢寺这两大壁画顶流的对话徐徐展开。
在南壁《往古九流百家一切街市》前,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绘画相关专业的田路畅及其朋友被深深吸引了。“这跟我们印象中特别高冷的水陆壁画实在不太一样,你看戴白帽子的算命先生,拿拨浪鼓的卖货郎,手拿抹子、瓦刀的匠人,都让我感觉这个壁画就像时光机一样,让我们直观感受到明朝的市井生活。”田路畅说。
河北博物院文博研究馆员郝建文连声称赞她们观察仔细:“毗卢寺壁画的绘制者都是来自民间的画师,因此他们的作品都很有生活气息。虽然是寺庙壁画,但其中的人物从面相、表情、衣着看,都更趋近于真人。而他们使用的颜料与皇家使用的颜料比相对普通,墨线甚至可能使用锅底灰。聚焦的场景很多来源于当时鲜活的日常,你们看画面中这个扇鼓,到现在西三庄庙会中还会用到类似的乐器。”
丹青不语,千年流光。这场无声的对话让双方的特色尽展无遗:法海寺壁画以“光彩炳耀”的皇家巅峰技法勾勒天工神韵,毗卢寺壁画则以“三教合一”的宏阔叙事展现人间万象。二者一北一南,一宫廷一民间,虽风格不同,却都代表着明代壁画艺术的卓越成就。
“原来中国的古人是这样生活的呀,你看这里吃饭、干活、逛街的画面都有。”河北美术学院的二十余名外国留学生,在临摹体验区沉浸式创作着。来自巴基斯坦的杰克举着自己的半成品,和壁画的颜色、线条做着对比,他说:“中国的壁画艺术美得让我大吃一惊。”
在文创展台前,甘肃游客徐琳琳打开陪自己走过大半个中国的集章本,郑重盖上一个毗卢寺壁画纪念章。然后她在琳琅满目的“伴手礼”中细细挑选起来。毗卢寺壁画主题的丝巾、干泡台茶盘、宋锦册页、创意书签等都让她爱不释手,最后她选中一枚栩栩如生的神兽图案冰箱贴,和自己带来的敦煌壁画冰箱贴、前一天刚买的法海寺壁画冰箱贴放在一起。“我是来打卡法海寺的,实在没想到,还‘遇到’了毗卢寺,我要把最精美的壁画都带回家。”
在展览现场,还同步呈现着曲阳北岳庙、正定隆兴寺、蔚县故城寺等河北壁画珍品。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场展览将持续到10月31日,为了让对话更深入,石景山区和石家庄市还推出了门票互认等一系列诚意满满的联动惠民举措,如持法海寺、毗卢寺一方门票可免另一方门票入场参观(不含法海寺壁画真迹);持毗卢寺门票参观北京法海寺壁画艺术馆享5折优惠;持法海寺门票游览正定古城收费景区(含隆兴寺、开元寺、广惠寺、天宁寺、荣国府、赵云庙、城隍庙)享8折优惠等。
“600年前,画工以矿物原料勾勒永恒;600年后,壁画顶流以数字化等创新方式再聚首。从宫廷到民间,从永定河到滹沱河,壁画见证着岁月的流转,也见证着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在展览现场,多位文化博主都在直播着这场视觉盛宴,还纷纷发出邀约,“看过展览,更欢迎大家到毗卢寺实地看一看。”
这场跨越时空的丹青对话,共同实践着文化传承和创新,也见证着燕赵大地与京津热土的文脉相连、文化协同。(记者韩莉)
编辑:任闪
责编:韩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