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全体党员,“把乡亲们更好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如今,一年时间过去了,北庄村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村民收入日益提高。2021年,北庄村村民年平均收入达到了2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了120万元。
北庄村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团结就是力量”精神,唱好“团结歌”,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小康路上大步前行,奋力书写着乡村振兴新篇章。
优环境亮底色 夯基础助振兴
“要说变化,我觉得最明显的是环境。”76岁的村民封翠书告诉记者,“以前的路坑坑洼洼不好走,现在都修成了柏油马路,又平整又干净。”
一街一角皆是景,乡村环境美如画。走在北庄村街头,路面平坦干净,绿化带相互映衬,农家院错落有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不用刻意捕捉,就可以触摸到村庄的蜕变。幸福,如同花儿一样悄然绽放在群众心间。
北庄村是岗南水库移民村,因耕地少、底子薄,2014年全村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18年,全村整体脱贫。近年来,北庄村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苦干实干,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居环境改善力度,优化村容村貌,村庄“蝶变”开启全新“美颜”模式。
“村容村貌优美整洁了,才能擦亮乡村振兴美丽底色,才能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增强。”北庄村党支部书记封红卷说。
北庄村修建蓄水池、铺通柏油路、修缮老旧房屋,实施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对民宅进行了提升改造,墙面做了保温层,冬暖夏凉;屋顶安装了光伏发电设施,具备安装条件的已实现并网发电,预计户均年增收2100元。北庄村党支部积极对接交通部门,组织实施了村路改造提升工程,利用扶贫资金提升村内街道和田间路,改造通村路2.4公里。
同时,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按照绿色、生态、宜居原则,实施道路景观绿化工程,在村内道路两旁、空闲地块种植绿植花草,安装路灯射灯、建设凉亭长廊等道路景观,打造“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景观,让村庄更清洁,环境更宜人,乡村振兴底色擦得更亮。
“你瞧,就是在冬春交替的时节村里也有绿色点缀,每天早上在村里溜达散步,特别开心。”正在晨练的北庄村村民史新芳说,“以前可没这么漂亮,路窄坡陡,如今是路畅、景美、颜值高,就跟生活在花园里一样。”谈起北庄的美丽蜕变,村民史新芳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抓产业惠民生 提质量谱新篇
走进村民关凤霞家,屋内液晶电视、冰箱等一应俱全,阳台上一盆盆鲜花争奇斗艳。“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里用的家具和城里没啥两样。”关凤霞笑呵呵地告诉记者,“而且,现在村里产业也越来越多。今年我都63岁了,还能每天去村里的‘团结北庄’手工坊做布鞋,一个月下来能挣千数来块钱的零花钱。”
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村民任二兵,这个春节格外高兴。去年他在村里干保洁,再加上老伴儿做布鞋,全家挣了2万多元,“我要把村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让游客好好看看咱北庄。”任二兵说。
强村富民,关键靠产业。为了尽早让村集体富起来,村民腰包鼓起来,北庄村立足自身实际,确定了以红色产业为主导,发挥绿色资源优势,构建以红色旅游为主,以休闲农业、家庭手工业、光伏等为补充的产业体系,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着力建设美丽、休闲、宜居宜游的红色村庄。
同时,村中的利益联结机制也在不断完善,群众内生动力越来越足。北庄村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模式,以北庄经济联合合作社为依托,引进社会资本和专业团队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引导村集体和村民以土地、房屋等资产入股或租赁参与项目开发,获得租金、股金、薪金,增加村民收益、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强村富民。
眼下,村里的团结大食堂即将推出“团结宴”“忆苦思甜饭”等红色主题饮食,让游客在饮食中品味历史和红色革命精神;智慧田园大棚内,草莓、西红柿等有机蔬菜长势喜人。不仅如此,好乡亲365超市、古月豆腐坊、特色民宿、村史馆等均已建设完成。依托村里的产业优势,越来越多的村民,找到了在家门口就业致富门路,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遵循‘红色北庄、绿色振兴’的发展思路,我们的产业仍然不断上新,发展势头很足。2021年,北庄村村民年平均收入达到了2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了120万元。”封红卷告诉记者,“我们会接续用好村里的绿色、红色优势资源,促进红绿产业全面发展,推动产业振兴。”
抓党建转作风 鼓干劲强保障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在“团结就是力量”村史馆,封红卷一边哼唱着歌曲《团结就是力量》,一边仔细阅读展牌上的文字,“这些资料我读过很多次,但每一次读都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北庄村历代传承精神,应该继续传承到村里的党支部,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凝聚力。”
“‘团结’是北庄人克服困难的法宝,也是促进北庄村发展的精神动力。”封红卷接着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更让我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的党支部应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让‘团结就是力量’精神发扬光大。”
强堡垒,聚合力,促发展。北庄村党组织着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加强党建和基层治理,紧扣群众“急盼愁难”问题,聚焦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让党旗在基层阵地高高飘扬。
北庄村党支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班子结构实现了年轻化,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全力打造全省基层党建示范点。推选出了更有代表性的新一届村务监督委员会,组建了股份经济合作社、人民调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妇女联合会、共青团支部。广泛凝聚村民智慧,组织村民共同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形成了6方面13条内容。严格实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运行机制,推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让广大村民利益得到保障。
“北庄村共有党员28名,发挥好党员的作用,头雁带群雁,群众跟着干。”封红卷说到做到,村党支部实施民心党建,坚持阳光党务,规范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全村党员干部“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我们村非常团结,发展潜力巨大。被‘团结精神’所感染,并得到了党支部的大力支持,我才决定回乡创业。”北庄团结手工坊负责人、回乡创业大学生王亚梅说。
牢记嘱托,勇毅前行,奋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一幅环境美、产业美、生态美、精神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北庄村徐徐展开。
“北庄村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坚持以红带绿发展思路,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强村富民,让群众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封红卷信心满满地说。
记者手记
2021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庄村回信。当时记者第一次来到北庄村采访,那时的北庄村留给记者的记忆点不多,印象最深的是党支部书记封红卷讲述村“两委”班子是如何团结时自信的神情。在随后的日子里,记者又多次去北庄村采访,不知不觉间,北庄村的变化越来越大。
在记者眼里,北庄村有两个变化最大的地方,一是环境、二是产业。最开始去北庄村时,村容村貌不差但也没有想象中的好,但是如今回过头再看,已是换了副模样。在产业方面,北庄村现在已经有10多个项目落实落地,以红色旅游为主,休闲农业、家庭手工业、光伏等为补充的产业体系已初具规模。
相信,北庄村全体党员干部,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更加积极的工作热情,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来源:石家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