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万余人参与网络投票、网页点击量近千万……5月8日,由省文明办、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共同发起的“月评河北雷锋”全民网络互动活动首批(3月份)评选结果正式揭晓。作为“月评河北雷锋”活动启动后的首月评选,该活动历时一个多月,经过推荐初选、网上投票以及有关单位和专家评审,最终从各地推荐的120位河北雷锋候选人中评选出了20位(团体)“月度河北雷锋”。
农民、医生、警察、大学生、个体户……他们都是来自基层的平凡好人。义务扫街、站岗巡夜20年、累计无偿献血2万多毫升……他们的善行朴实无华,真诚实在,他们的事迹引发网络互动高潮,让河北的凡人大爱声名远播。他们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雷锋”,走近他们,可以真切感受到“河北雷锋”的平凡与伟大。他们都是平凡的人 5月8日,由省文明办、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共同发起的“月评河北雷锋”全民网络互动活动首批(3月份)评选结果正式揭晓。名单公布后,人们发现,在最终入选的20位(团体)“月度河北雷锋”中,每一名“雷锋”都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却又与“雷锋”有着不解之缘。
今年57岁的唐山开滦集团赵各庄矿业公司培训中心教师段思序是远近闻名的“雷锋迷”,他有数千件有关雷锋的藏品;他经常到学校、社区、矿区讲关于雷锋的故事,每年都不忘去抚顺祭扫雷锋墓…… 他的办公室有一个装满一元钱的捐款箱,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拿出一元钱存入捐款箱,年底时取出来,捐给贫困职工和孤儿。从2008年开始,段思序每月以“雷锋”的名义交党费。汶川大地震时,他还先后交纳1111元和1214.28元特殊党费,署名均为“雷锋”。“其实雷锋并没有走,他的党费在这里续交。”段思序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
“学习雷锋,要从点滴小事做起。”与段思序一样,成安县漳河店镇西艾束村67岁的农民景步春的事迹看起来也并不轰轰烈烈。他自费购置了一套高音喇叭和两个手提蓄电灯,把自家的电话设置成全村的“报警电话”。每天晚上,他在喇叭里“公告”几遍,然后提灯出门站岗巡逻;每天黎明,他拿起铁锹、笤帚在乡间的道路上整路、扫街;他每次与客商联系好农产品的销路,就马上通过喇叭广播告诉村民……这样一干就是 20多年。
“景步春像守护家一样守护村庄,像关心家人一样关心乡邻。”网友“寻找雷锋”这样说,“平凡不要紧,要紧的是怎样将平凡的生活过得有意义。” 对于被誉为“最美支教教师”的保定雄县女孩刘一村而言,“雷锋”生活在一个和她显得有些遥远的时代,但在她的心里,“雷锋”却离得很近。五年前,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她从网上得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云岭乡雨崩村急需老师,她就毅然决然地只身去到那里。尽管没有编制,没有工资,就连吃饭有时也要依靠游客的捐助,但她在雨崩村坚持了下来,村里的孩子们把刘一村看成了慈爱的妈妈,还亲切地称她为“妈妈老师”。雷锋很伟大,但雷锋也很平凡。像雷锋那样,从身边小事做起,平凡的人同样会做出不平凡的事。滏阳河上勇敢救女的司机史振平、自办家庭书屋23年的九旬老党员闫广韬、14年助残救孤的普通职工刘先周、每天宣传党的好政策的老人赵连普、危难之时勇冲火海的普通一兵刘北……他们的凡人善举让网友“风筝”感慨地留言:“每个人都可以在平凡的生活中通过一言一行将雷锋精神传承下去。”
他们心中都有爱的信念探究这些平凡人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中积小善成大爱的力量所在,爱的信念无疑是重要因素之一。就像雷锋,这名普通的士兵凭借对人民的爱,拥有了震撼人心、穿越时代的力量。在网络票选中,一名叫何飞的22岁大学生的坚强与坚持给千万网友留下深刻印象。 6岁时,何飞父母离异,此后母亲因精神恍惚不能正常工作,母子二人仅靠每月500元的补贴支撑生活。幼小的何飞扛起了家庭重担,靠捡废品、打工来补贴生活。19岁时,何飞考入河北农业大学,他带着母亲一起来到保定。而这时,母亲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时常在街头乱跑,大哭大闹。何飞总是不厌其烦,抽出时间陪母亲聊天、逛公园,还身兼多份家教,挣学费。更为难得的是,何飞的在校表现和学习成绩都异常出色。“困难的时候咬咬牙就过去了。”这是他面对人生考验时的心里话。这份爱同样表现在他们对于本职工作的付出上
石家庄市公安局长安分局建北派出所新浩城警务站主任冯志宏就是其中一个。就在不久前,她刚刚帮助一名被拐四年的云南女孩小玉找到了家,不仅如此,她还历经十四个日夜,行程8000余公里,将小玉送到了父母身边,并把拐卖女孩的两名嫌疑人抓获归案。这名40岁的女警察有了一个响亮的称号“最妈妈女警”。这仅是冯志宏众多事迹中的一件。2011年10月,她只身一人赴张家口,经过四天四夜的蹲守,抓捕逃亡十四年的命案逃犯。2011年11月,经过6天6夜网上追踪,她最终找到出走女孩小洁,并说服其回家……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的大学生谢佳岐原本一念之间的救人想法,则表现了一个青春少年的非凡选择。2011年9月23日下午,谢佳岐在学校门口见到一个男人举着一个纸牌子,上面写着“救我儿子,急需A型血!”A型血的谢佳岐毫不犹豫就上了这个男人的车。“陌生人求救帮一把,万一是真的呢!”谢佳岐就是抱着这样一个单纯却善良的想法,最终,用自己的鲜血救活了一名10岁孩子。这些平凡人的善举都是那么不平凡。悉心照料七个“爸”十一个“妈”的马艳泉,烈火中勇救群众的人民干警杜丛林,坚持三年学雷锋、无私奉献扶贫助困的赞皇县交警大队……每一名“河北雷锋”都是善行善举的忠实履行者。“没有人强迫他们必须行善举,他们的善行也不求任何回报,他们真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网友“郁感”评价说。他们都有一颗坚持的心 “看了他们的事迹,折服于他们的气度和心胸。”在网络留言区,网友“逐风的人”评论说,“虽然他们的善举并不同,但有一点相同,他们都有一颗坚持的心。”
在本次评选中,馆陶县西留庄村的村医靳书申获得网络最高得票数。这位坚持常年为乡亲免费看病的村医的想法看起来很简单———“只要被需要就是最大的满足”。靳书申自毕业后就留在本村行医。他发现村里很多患腰肌劳损的村民常年靠吃药缓解疼痛,不但不能除病根,还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于是,他卖掉了家里4000多公斤粮食,又东拼西凑,先后花费4万元到北京、南京等地学习医治腰肌劳损的办法。学成回来后,他一直坚持免费为乡亲们治病。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不少大医院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前年,妻子也调到了县医院工作,而他却依然选择在村里坚守。他说:“当初回村就是为了让乡亲们能在家门口少花钱看好病,乡亲们需要我,这里就是我的根。”
来自滦县军英牧场的欧阳春英不遗余力地坚持带领乡亲们奔小康,只因心里受不了乡亲受穷。作为滦县当地两家养殖公司的经营决策者,她注重延伸农业产业链、生态链和农民增收链,带动当地5000多户农民发展养殖、种植业,促进农民增收500多万元。北有欧阳春英,南有马贵芹。这位邯郸临漳县香菜营乡回漳村的51岁农民是村妇代会主任,数十年来花掉自己大半积蓄资助贫困群众、大学生和“春蕾”儿童。
马贵芹是有名的致富能手,为了让乡亲们能和她一样走上富裕道路,2009年,她利用土地优势积极与邯郸市种子公司联系建立了5000亩的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并投资200万元,组织成立了邯郸市帮富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乡亲们提供资金、技术、种子、化肥等,帮助周边10000多农户年人均增收1000多元。一颗坚持的心不会在意个人一时的小小得失,以帮扶群众无私奉献为快乐的基层干部李艳晖,为保护学生无畏挺身的付海军,用生命诠释校长使命的梁建峰……都用自己的行动为“坚持”二字做了最好的注释。“我们膜拜于一颗颗坚持向善的心,正因为有他们,才组成了我们这个平安和谐的社会。”网友“忠诚卫士”评价说。快评喜看“河北好人”涌作为我省首个有关“雷锋”的大型全民网络互动评选活动,从网友参与度、社会反响等方面来看,“月评河北雷锋”已经释放出巨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月评河北雷锋’全民网络互动活动,就是要通过对全省各地涌现出的‘雷锋’式好人进行经常性的评选、宣传,从而动员社会方方面面加入到关心好人、支持好人、我做好人的‘大合唱’中。”组织策划此次活动的省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以此让社会各界都关注、参与到活动中来,最终形成具有河北特色的学习雷锋、善行河北的长效机制。本着这样的目的,为了推选出更多的河北好人,本次评选还特别规定,侧重于发掘新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曾获得过国家或省级相关荣誉的人物不再参评。从120位候选人物和最终确定的 20位(团体)名单看,“月度河北雷锋”评选活动所涵盖的范围涉及全省各地,而且年龄跨度大,职业类别广,事迹类型多,可以说既是河北好人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成为全民共享好人故事的一次绝好盛宴,也为今后发现更多“河北好人”营造了浓厚氛围,赢得了广泛群众基础。
“他们就是当代雷锋!” “原来好人就在我们身边!” 在河北新闻网的评选页面上,记者看到很多网友发出这样的感叹。“这种来自网络民意的反馈,正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有关专家指出,只有不断发现更多身边好人,争做“雷锋”,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营造和谐社会的共同认知和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本次评选仅是该大型全民网络互动活动的一个开始,人们相信,在接下来的一次次活动中,还会有更多的“河北好人”出现在公众眼前,人们会发现,“雷锋”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感谢这些“河北雷锋”以向善的方式为人们呈现幸福生活和美好心灵,记者也希望更多的“河北好人”通过网络评选走进公众视野,共绘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