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将打造公用自行车租赁系统,上万辆自行车供市民使用,规划预计2015年前实现,现有自行车借车点将并入租赁系统。
为了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交通方式,2011年初,石家庄市交管局投资30万元,购置了1000辆便民自行车供市民在15个借车点免费借用,受到各方好评。如今一年半时间过去了,细心的市民发现,有些借车点不见了,想借自行车找不到地方。来自石市交通局的消息说,石市目前正在打造“都市交通”,规划建设“步行与自行车系统改善工程”,届时1000个便民自行车租赁点将遍布省会大街小巷,上万辆公用自行车供市民使用。
反映
原来的借车点突然消失了
王先生在国际大厦附近一家企业上班,因为喜欢摄影,每逢周末他就在国际大厦附近的便民自行车点,无偿借用自行车逛街,在感受省会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把自己喜欢的美景摄入相机,别有一番乐趣,因此他心里一直感念石市交管局推出的便民举措。然而,前几日他再到那个地方借自行车时,却发现借车点不见了,不免有些遗憾,只好自己掏腰包,买了辆自行车。
无独有偶,在石市打工的李先生,以前经常到中山路北国商城附近的便民自行车借车点借车,感到很方便。可当他出差一些日子,10天前再回到石市时,却发现原来的借车点消失了,询问执勤交警方知,那个借车点撤了,至于为何撤消,那位交警也说不清。
李先生说:“我在那个地方借车都一年多了,已经形成了习惯,现在突然没有了,一时还不适应。”
调查
借车点确实方便了市民出行
为了解读者反映的情况,记者自6月12日以来,先后走访了三个便民自行车借车点,了解借车市民的感受。
6月13日下午5点20分,天空飘落着雨点,54岁的蒙女士匆忙把自行车推到帐篷里,笑呵呵地把自行车钥匙递给一位协管员。协管员拿出“手机”(物联网便民自行车管理系统前端设备),开始输入借车人的还车时间……
这个地点位于中山路与青园街交叉口西北角,是归长安交警大队一中队管辖的便民自行车借用点。蓝色的帐篷下,摆放着20多辆白色自行车。
蒙女士家住范西路,从去年2月她就开始体验石市交管局为市民提供免费自行车的便利,起初她是在北国商城附近的借车点借,每周都要借两三次。她说,从家里走到那个借车点需要10分钟,然后借车逛街买东西,或到朋友家串门。自从10天前,北国商城那个借车点撤消后,她才转移到青园街这个借车点借车。提起借车的好处,她快人快语道:“太方便了,真好!”
6月14日上午10时,石市烟草公司稽查大队的许先生,早早来到体育大街与槐安路交叉口的桥下,等候同事马先生,一起到位于这个地方的借车点借车,然后骑车到市场检查有无假烟。许先生说,他们是第二次在这里借车了,因为开汽车走街串巷很不方便。
协管员分身乏术,易顾此失彼
6月12日下午5点30分-6点30分,记者一直在位于中山路与体育大街路口的便民自行车点了解情况,在感受自行车管理人员辛勤工作的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
这个借车点的自行车分两处存放,北面12辆被钢丝绳捆绑着,等待来人维修;南面24辆中,有14辆同样被钢丝绳锁着,车座上落了一层尘土。
一个小时内,有4位借车人前来还车,现场并不见管理人员验收。借车人把自行车放进车棚,拔下钥匙,到离此不远的一间小房办理还车手续。
其实,还车手续很简单,只要管理人员把有关信息输入“手机”就OK了。
下午6点多,一位协管员的“手机”显示:“自行车借出次数16,还车次数15…… ”
一位协管员说,有5名协管员在这个路口执勤,轮流到小房子休息10分钟,如有借车或还车的人,赶上谁在小房内休息,就由谁办理有关手续,赶上忙的时候,就无暇出来验收了。
长安交警大队二中队负责人告诉记者,依照规定,协管员应及时验收自行车;他们这个借车点配发了130多辆自行车,因夏天借车人少,大部分自行车存放在东二环的仓库里。
青园街与中山路口的借车点,同样由协管员轮流管理,女协管员们一边在路口执勤,一边还要兼顾自行车管理,往往顾此失彼。
现状
借用点减少了5个
从记者调查的三个借车点情况来看,归还自行车的截止时间不尽相同,有的是下午6点,有的是下午5点30分。而且这三个借车点都没有明显标识,前来借车的人员多数是大学生,他们大都是通过媒体报道,或是从同学那里了解到借车点信息的,路过者和外来人员没看到报道,很难知道无偿借用自行车信息。有人下午5点来借车,就被协管员告知“不能借”。因为自行车需当天借,当天还。
一位女士说,刚开始的时候她经常来借自行车,可后来发现自行车网点太少,还车不方便,而且很多自行车有毛病,所以她现在已经很少借了。
石家庄市交管局有关处室负责人表示,他平时也经常接到这方面问题投诉,比如有的人下午6点30分后到借车点还车,协管员却下班了,对此他们也颇感无奈。原因是,交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维护交通秩序,无偿提供自行车只是一种便民措施,不能牵扯更多精力。因此,他们只能在现有条件下,尽量做得更好。
他同时表示,因为自行车损坏比较多,他们不断对借车点进行调整,起初的15个网点,目前还有10个。
建议
建议学学杭州经验
就此,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树声认为,建设自行车租赁网络,是提倡绿色出行,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措施,石市交管局在这方面率先垂范,理应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然而,要想号召更多市民选择骑自行车出行,仅靠目前这十几个借车点不行,还应向杭州学习,采取招商的办法,由企业投资,扩大自行车租赁网点,延长借用时间,让市民在每个地方都可随时借用归还。
他说,要建设好自行车租赁网络固然重要,科学规范管理更不能忽视。比如杭州,规定市民或游客可凭借公交IC卡租借自行车。为了加快自行车周转,提高使用率,自行车租赁将会有一个“免费时限”。也就是说,当过了这个“免费时限”时,系统就会自动从你卡中扣除延迟归还费。这样,可减少自行车损坏和丢失。
对策
将建设千个借用点
石市交通局运输处许先生说,6月12日,石市政府与国家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将打造“都市交通”,提倡绿色出行,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公用自行车租赁系统,作为“都市交通”的一项内容,目前正在由石市交通运输局牵头,进行细则规划,学习杭州公用自行车租赁经验,计划投资500万购买6000辆自行车,建150个便民自行车租赁网点。但是有几家企业看好这个工程,表示要至少购买上万辆自行车,建设1000个自行车租赁网点,像公交站台一样,遍布城市各个角落。
他表示,市交管局现有的10多个自行车便民点,届时也将并入这个系统。为便于管理,形成良性循环,将来的便民措施,将对自行车借用者给予一定的时间限制,比如借用超过两个小时,借用者将掏一定费用。
此规划预计2015年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