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4+4”产业格局:发展循环经济 壮大节能环保产业
发布时间:2018-02-26 09:03:08 来源:石家庄新闻


厚植新优势,开拓新空间。 我市将科技服务业 、文化创意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列入“4+4”产业发展格局,将多举措强化科技服务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壮大节能环保产业。

河北百汇广联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的提供商,以科技服务网为载体,通过线上线下的运行模式,为企业做专业的技术规划指导,帮助企业解决各方面的技术难题。目前,公司现已形成以石家庄为中心,立足省会,辐射河北的格局,为3万多家企业提供科技服务。

河北百汇广联科技服务公司正是我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科技服务业就是运用现代科技知识、现代技术和分析研究方法及经验、信息等要素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包括科学研究、专业技术服务、技术推广、科技培训、技术孵化、技术市场、知识产权服务、科技评估等活动,它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关键产业。

2017年,我市科技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前三季度全市科技服务业收入11.61亿元,同比增长92.86%。在研究开发服务、技术转移服务、创新创业服务等方面成绩突出。全市共有各类创新平台418家,涵盖了全市大部分行业和领域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全市共有省级以上技术转移机构24家,共登记各类技术合同1384份,合同成交额27.1亿元,居全省首位。

到2020年,全市科技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创新创业服务能力、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显著提高,发展一批新型科技服务业态,培育一批优势科技服务机构和龙头企业。基本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科技服务业产业规模达到800亿元,科技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明显增强,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一年一度的动博会,不仅是个桥梁,更像助推器和能量源一样推动着我市动漫产业驶入快车道。在中国•石家庄第十二届国际动漫博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动漫迷们把自己装扮成喜爱的卡通人物,享受着属于自己的“二次元”节日。

 如今,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连年保持近15%的增速,2016年为257.6亿元,占全市GDP比重4.68%。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23.6%,稳居第一。我市还先后获全国文化改革发展先进地区、全省设区市文化产业振兴一等奖等称号。目前全市已有百年巧匠、白鹿温泉等6家文化企业在新三板上市,还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家,省级18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4家,经文化部认定的动漫企业11家。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体现了城市的基本品位,是城市凝聚力、吸引力和市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做好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文化及人文景观的改造提升、各类文物古迹和工业遗存的保护开发利用,办好各大文化品牌活动,不断丰富城市文化生活、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树立城市文化形象。

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力争到“十三五”末,省会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并且规划了文化产业“两带两区一中心”的发展战略。其中 “两带”即“滹沱河历史文化与文体休闲产业带”,“西部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产业带”,“两区”即“东部民俗文化产业聚集区”,“南部文创智造产业聚集区”,“一中心”即“主城区文化创意中心”,在省会主城区重点发展文创设计、动漫游戏和演艺娱乐等产业集群,打造核心增长极。
如今,一批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拔地而起,一座座文化产业园区逐见规模。到202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有望达到450亿元,文化创意产业有望成为省会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持续为城市发展增添活力和魅力。

搭建这个平台的就是我市小巨人企业的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这些分布在全国12个省市,48个城市的监测仪器,每5分钟就会把第一手的大气数据传回到公司和用户平台上。这些快速增长的大气数据,以及未来陆续接入的交通流量、路况气象、地形地貌、卫星遥感、车辆监控、能源结构、土壤检测甚至经济统计等数据,将会形成一整套涵盖方方面面、科学治理大气的完整模型,为科学治霾提供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完整方案。

按照规划,我市将重点发展环境监测技术研发、设备制造、监测服务,创建环保节能产业园区。开展以旧换新、以旧换再,拉动节能环保产品消费,大幅提升节能环保产业规模。支持河北先河科技、实华科技、华砚环保等节能环保企业,加快环境监测检测与治理、高效节能和循环利用、大气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等装备的研发制造。培育发展节能环保服务,支持企业开展环境监测检测、能源评估、能源审计和能源认证等节能环保服务业,谋划建设空气净化产业园,发展绿色环保产业,为科学治霾、精准治污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