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五突破 市民得实惠
我市推进医改三年来,各级财政已投入医改资金86.43亿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结构不断优化,用药不断规范,群众就医环境明显改善,医药负担明显降低。医改工作在五个重点方面实现突破。这是记者昨天从我市医 改工作会上获悉的。
三项医保基本达到应保尽保
截至2012年2月,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59.6万人,参保率94.9%;新农合参合人数604.45万人,参合率96.8%,基本达到应保尽保。我市城镇职工政策范围住院费用支付比例提高到78%以上,城镇居民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提高到了70%以上,最高支付限额增加到了6万元,对住院大额医疗费用给予封顶线不低于10万元的再补偿。实现了参合农民住院费“出院即报”和村级联网结算,开通了医疗救助与定点医院联网的一站式结算工作。
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基层全覆盖
至2011年底,全市69所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220所乡镇卫生院全部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3918个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集中采购、配备使用和零差率销售等运行比较规范。到2011年底,全市政府办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均门诊日平均药品费用同比降幅为31%,人均住院日平均药品费用同比降幅为20%,药品销售额同比总体下降23%,门诊量增幅为12%,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截至2011年底,全市220所乡镇卫生院全面完成了五项制度改革,市内五区及高新区15所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初步建立了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4041个行政村建成标准化卫生室
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街道覆盖率达100%。182所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全面完成。中央下达的县级医院建设项目、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村卫生室建设项目以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全部如期竣工和开工。特别是2011年,全市投入3.08亿元,4041个行政村建成标准化卫生室;投入1.61亿元,为4238个村卫生室配置基本检测、诊疗等设备,实现了标准化村卫生室的全覆盖。开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启动实施了高等医学院校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项目;开展大学生村医计划,全市共招募培训177名大学生村医志愿者到乡镇卫生机构上岗服务。累计培训社区医生1150人,社区护士861人,小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05人;完成乡村卫生人员培训1.8万人次。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提高
医改三年,全市投入资金5.47亿元,全部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任务指标。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立了公共卫生科,所有村卫生室明确了至少1名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全市城市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超过50%。提前一年完成50.5万人乙肝疫苗接种;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6100例,农村妇女宫颈癌普查5.1万人,育龄妇女补服叶酸24.5万人,分娩补助19.5万人。
将中医“治未病”纳入健康教育、儿童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2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国医堂”,完成了121个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和188个中医药特色示范性卫生室建设。
45家二级以上医院推行临床路径
栾城、辛集等7个县级医院开展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建立了不同特色、不同规模的特需门诊和病房。在全市45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了临床路径工作,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开展了预约诊疗服务。引导有资质医师到基层开展执业活动,在全省率先实行了“首席医师(中医师)”进社区工作,建立了双向转诊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