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4月,暖风习习,草长莺飞。入夜时分,邀三五好友,陪父母妻儿,或去商场购物“淘宝”,或去影院、剧场看电影听戏曲,或去健身房、球场放松心情……今年,石家庄“夜经济”丰富多彩,百姓夜生活有了更多选择。从政府引导、培育,到商家自发、自愿,经过两年多的因势利导,石家庄“夜经济”正在进行着美丽蜕变。
三千商家延时营业
“现在晚上出来无论是逛街还是吃饭、娱乐,可去的地方越来越多,生活变得丰富而时尚了。”在石家庄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的郑小姐说,她每周都会有几晚和朋友、同事出来逛街、娱乐。
2010年,石家庄市把发展“夜经济”作为改变市民生活方式、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重要工程来抓,经过两年多的培育引导,逐步形成了设施完善、业态多元、管理规范的“夜经济”发展格局。今年,石家庄市又出台了《2012年夜经济建设工作方案》。按照《方案》要求,从4月1日至10月31日,全市近3000商家实行延时营业。同时,市财政还将拿出资金对50家重点企业给予一次性电费补贴。
“最初实行延时营业时,由于成本高销售额较少,企业缺少积极性。但经过两年的引导,我们已经尝到了甜头。”北人集团企划部刘隽介绍说,2011年“夜经济”时段,集团实现销售13.3亿元,同比增长8.2亿元,增幅达61%。今年4月1日至19日,集团“夜经济”时段销售额占比达到了20%以上。
石家庄市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张香蒲表示,今年参与延时营业的商家比去年明显增多,而且行业和范围都有所扩大,改变了以往“夜经济”以购物为主的单一形式,逐步形成了购物、餐饮、娱乐、旅游、健身、文化等全方位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