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持续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之好家风网络巡讲活动,今天来了解下文明家庭刘会坤家庭,听听这位被病魔侵袭仍坚守教育梦想的老师的优良家风故事。
“金色阳光”照耀讲台
在讲述这个最美家庭故事之前,让我们先来试着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叮铃铃……学校上课铃声响了,一位早已等候在教室外的中年老师,拄着双拐,伴着悦耳的铃声,一步一步挪向讲台。她身材略显肿胖,出拐杖、脚跟上,每一步走得都有些吃力,看得出,她想尽量让自己的步伐协调自如、看起来不那么僵硬,为此她使出了全身的力气。
从教室门口到讲台不过几米的距离,这中间却曾经横亘着一场几乎要了她性命的病痛。在家人的支持下,凭着毅力和信念她不仅冲过了鬼门关,而且重新站上了讲台。
看着亲爱的老师回来了,讲台下,孩子们全体起立,目光如炬,掌声雷动,讲台上,她的眼泪喷薄而出。
她叫刘会坤,行唐县南桥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今年41岁,从教22年。9年前,系统性红斑狼疮、胸腰椎结核、双侧股骨头坏死,几种凶险的疾病几乎同时向她袭来,如今虽然如愿重返舞台,可病魔侵袭过后,她失去了自由行走的能力。之后只能凭靠双拐,坚守着热爱的三尺讲台,继续追寻自己的教育梦想。
时光回溯到那个灰暗的令人绝望的2012年春天。身体一向健硕的刘会坤总是感觉关节疼,严重的时候端饭碗都吃力,睡觉的棉被盖在身上有时都感觉压得喘不上气,家人、同事劝她快去医院检查,可当时她教着毕业班的语文课,一心想要把孩子送到毕业,检查一拖再拖。直到有天忽然高烧不退,关节也疼得走不了路,家人慌忙把她送到了河北医大二院,十多项密集检查后,医生拿着化验单来到刘会坤的病床前: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医生后面的话刘会坤没有听清,只记得脑袋嗡的一声,“这不就是前几年还被叫做‘不死的癌症’的那种病吗?”然而祸不单行,随后,她又诊断出双侧股骨头坏死和胸腰椎结核。三十岁出头,正是为青春理想奋斗的大好年华,可刘会坤躺在病床上,只有手和头勉强能动一动,身心的双重打击,彻底将她击垮了。
“我还有家人,还有学生,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去做,我不能就这样放弃生命!”病床上,刘会坤每天接受大剂量的激素治疗,身体迅速垮下来,体重降到不到100斤,疼痛折磨得她睡不着觉,失眠严重到靠着安眠药也只能每天睡1个多小时。
丈夫李刚是一名体育老师,看着病床上妻子痛苦,无计可施,只能不停地为她全身按摩,从头到脚,从白天到黑夜。
按摩按摩刘会坤就感觉舒服些,可即使在初春丈夫却总是累得满头大汗。累极了,困极了,李刚就坐在床边靠着墙眯会儿。那一阵他天天像魔怔了一样,经常打着盹,一机灵醒了,迷迷糊糊就开始按摩,摸到脚按脚,摸到手按手。同病房的病人和家属同情这对年轻人,俩人难得眯着时,大家都轻手轻脚不去打扰,即使晚上丈夫打几声呼噜,也没人因嫌弃而去叫醒他。这俩年轻人太不容易,让他们能多睡会儿是会儿。
家是避风港,丈夫就是避风港里那个定船的锚,大风来袭,有锚在,小船就不会飘摇;病痛来袭,有丈夫在,刘会坤就有了主心骨。
住院期间,刘会坤总是便秘和拉肚子交替出现,拉肚子时候,经常还没等丈夫把她抱到轮椅上,大便已经溅了丈夫一身;便秘时,为了让妻子增加点运动量,丈夫每天把她搬到轮椅上,随着电梯,一个楼层一个楼层的溜达。
病情严重时,他们收到了医院的病危通知书。还有医生建议她们通过手术对病变部位进行置换,否则一生都将很难再站立起来,除非有奇迹发生。
但此时她身体免疫力已经降到冰点,如何能承受得了这样的大手术。在医生的办公室里,李刚很认真的跟医生说,“医生,我爱人胆子小,您别吓唬她,即使她一辈子站不起来,我做他的腿,照顾她一辈子。”
家人的照顾和支持给了刘会坤足够的力量,逐渐地,刘会坤的身体开始恢复了,2012年年底,她出院了。
回到家,虽然一天大部分时间还需要躺在床上,虽然行动还要靠轮椅,但是刘会坤看到了希望,因为她心里始终有一个信念,回学校、回讲台、回到孩子身边。
眼下走路是最大的问题,不能走路怎么上讲台?
在床上躺了大半年,刘会坤僵直的双腿就像两条安上去的木棍般动不了,生病长了褥疮白花花的骨头露在外面、换药时疼得咬床单都不愿哭的刘会坤,这时忍不住嚎啕大哭。
看到刘会坤心心念念想着回学校,60多岁的婆婆便来照顾她。婆婆劝慰她:女人生孩子在床上躺上半月二十天,还不能立马下地走路呢,更何况你这在床上躺了大半年,今天休息,明天咱们练习。
但刘会坤等不到明天,当天下午便央告着婆婆抬她下了床,开始练习。婆婆让她胳膊肘撑在桌子上支撑上半身,自己蹲下往前拉她的脚,那时候皮包骨头的刘会坤连拿拐杖的力气都没有。婆婆帮着她,坐着练,躺着练,一次又一次摔倒又爬起来。
终于,刘会坤的左脚尖和右脚尖有了知觉;
终于刘会坤能拄着双拐慢慢挪动了;
终于刘会坤能拄着双拐迈开腿走路了;
……
终于奇迹一步步地出现了!
学会走路的那一刻,刘会坤抱着婆婆泪流满面,“我人生的第一步是我妈妈教的,我人生重启后的第一步,是婆婆教的。”
刘会坤感激婆婆,60多岁的农村老太太不会讲大道理,但老人的话总是让刘会坤觉得在情在理;老人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她吃喝拉撒,不厌其烦地帮她联系走路,婆媳之间这浓厚的情分,堪比亲母女。
阔别讲台后的第一堂课,刘会坤觉得课间十分钟都那么漫长,她早早拄拐到教室外等候上课,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然后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如今,刘会坤不仅能自己照顾自己还能做着轮椅做饭了。眼下她带着七年级两个班的语文课,课业量挺重,但她乐在其中。
奇迹不会突然降临。正是靠着家人不离不弃地照顾和支持,刘会坤重新站了起来;正是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和信念,刘会坤重新站上了讲台。
20多年的坚守,因工作表现突出,刘会坤获得了诸多荣誉,先后被评为“行唐县优秀乡村教师”,县级“向上向善好教师”,市级“最美教师”。
刘会坤的微信名叫“金色阳光”,头像是一株金黄绚烂的向日葵,像花儿绕着太阳转动,课堂和学生就是刘会坤心中的阳光与希望。
在日记里她这样记录:“现在的我,虽然形象不优美,行动不灵便,但是我有坚定的心,我有美丽的梦!即使拄着双拐,我也要站在挚爱的三尺讲台上,尽情挥洒我对教师职业的爱,为了理想和选择而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