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河北好人 | “在一线奋斗25年,很有意义”
发布时间:2023-02-05 16:29:52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中石化石家庄炼化公司化工系统首席技师石晓棠

“在一线奋斗25年,很有意义”

(10月25日8版文明河北“对话河北好人(6580023)-20191025085104.jpg

石晓棠(后)为徒弟进行现场教学。通讯员 姜军林摄

【好人名片】

石晓棠,1994年毕业于中石化集团石家庄炼油厂技工学校,25年来,她始终坚守生产一线岗位,在工作中勤于钻研和思考,多次进行技术难题攻关,解决生产难题50余项,创新项目30余项,牵头成立“石晓棠创新工作室”,年创效300余万元,曾荣获石家庄市“能工巧匠”、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北好人”“河北省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

10月22日下午6时半,中石化石家庄炼化公司,已经过了下班时间,石晓棠还在公司巡检装置。早出晚归,是她工作日的常态。巡检结束后,在办公室休息间隙,记者采访了她。

记者:作为一个女同志,当初为何选择这样一份“下车间”的工作?

石晓棠:老实说,干我们这行的女性确实不多,因为要长时间在工厂一线与装置打交道,需要“出力气”。我属于“子承父业”,父母都是炼油厂职工,在炼油厂长大,从小就对装置耳濡目染。小时候,父母经常带我到炼油厂玩耍,也许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对石油石化行业产生了特殊的感情吧。

后来,我就读于中石化集团石家庄炼油厂技工学校炼油工艺专业。1994年7月,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中石化石家庄炼化公司,这些年我先后在司泵、重整反应外操、重整反应主内操、重整反应主外操、压缩机、班长、设备主管师、工艺主管师、化工系统首席技师岗位工作。

这些年与装置的“亲密接触”,让我对这份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始终坚信,你在装置里洒下多少汗水,它就会回报你多少快乐和满足,认真对待每天的工作,就是认真对待自己。在一线奋斗25年,很有意义!

记者:这么多年的一线工作经历,会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

石晓棠:对,有一件事可以算是我职业生涯的转折点。2001年厂里装置大检修,就在装置加工量将由15万吨升级至35万吨的关键时刻,负责此项工作的工艺工程师生病住院,面对比建造新装置还要艰巨的任务,公司领导找到了我。

当时领导说:“干好了算你的,干不好算我的。”我很感动。我心里想,宁可压自己也不能压工作。当天,我根据计划统计出拆除部位标明盲板位置,统计盲板数并制成计划表,一直到凌晨三点才结束工作,第二天一早我又到现场确认盲板添加位置、顺序,管线法兰公称直径、公称压力,哪里应添加双侧垫等等是否和计划相同。下午就把检修急需的盲板表交到了施工单位手里。那段时间,我白天泡在现场与施工单位确认管线、核对施工项目,晚上对所有问题进行梳理、记录。上天不负有心人,装置改造工作全部顺利完成,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记者:今年9月,您入选敬业奉献类“河北好人”,您是如何理解“敬业奉献”呢?

石晓棠:我是一线工人出身,对我来说,敬业就是用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奉献就是尽职尽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干好本职就是最好的奉献吧。这几年,我也获了不少奖,但我从心底认为,这些奖项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在我人生的每一个关键阶段都得到了很多来自领导、同事、家人的支持。

现在,我也将一部分精力放在了培养新人上,我先后主持负责完成了《重整装置事例汇编》等编撰工作;负责完成化工系统27套装置共计934项操作事例汇编的审核工作,为技术传承留下了基础技术资料;制定了针对新职工培养的“1368培养计划”,努力为公司做好人才储备工作。(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冰洋)

编辑:郝若羽

责编:齐永涛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