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蝶变石家庄 上半年石家庄市生产总值实现3511亿元 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快增长
发布时间:2022-07-29 15:05:36 来源:中共石家庄市委宣传部《今日石家庄》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石家庄经济总量过万亿、实现弯道超车的支撑之年、关键之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以及国家和省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锚定经济总量过万亿目标,抢抓政策机遇,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打造五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半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快增长,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一批大企业来石投资兴业,“石家庄速度”和“石家庄温度”凸显。

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GDP)实现3511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0%;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3亿元,同比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1094亿元,同比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2204亿元,同比增长8.0%。这样的发展成绩充分证明,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今年是经济总量过万亿、实现弯道超车的支撑之年、关键之年”这一判断是符合石家庄发展实际的,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措施是扎实的、成效是明显的、未来是可期的;也充分证明,我市五大产业发展基础是牢固的、势头是迅猛的、前景是光明的,广大企业家是有格局、有能力、有担当的。同时,成绩的取得,更让我们对加快五大产业发展底气十足、信心倍增。

6月29日,我市举行太平河城市片区开工仪式,市委书记张超超宣布开工建设。该片区的开工建设,旨在营造高品质城市公共环境,全力打造拥河发展的起步区、示范区、引领区,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发挥重要作用。

项目为王  产业发展显著加快

坚持跳出石家庄、跳出河北、放眼全国、放眼未来看石家庄,增强省会意识、争先意识、危机意识,全力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抓园区,加快打造5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主动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项目转移,努力在承接央企总部和二三级机构转移上实现大的突破。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紧紧围绕打造5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积极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着力抓好正定数字经济产业园、石家庄国际生物医药园、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建设,全面提升园区发展能级和水平。创新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中央创新区公共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经纪人”三大机制,首批组建了25家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布总额1.44亿元的“揭榜挂帅”项目28个,帮助企业攻克“卡脖子”技术。大力实施县域创新跃升计划,积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新型县(市)。

5月26日,石家庄市委书记张超超等市领导和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一日行程630公里,穿行13个县(市、区),集中观摩26个新开工的产业项目。并从项目投资规模、形象进度、技术先进性等方面,对观摩项目进行实名制打分评价。

5月31日,市委书记张超超与绿叶生命科学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殿波一行进行工作会谈,双方就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打造互利共赢典范,务实高效推动双方合作项目早落地、早达效进行深入交流。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宇骏参加。

由表及里  城乡面貌破茧蝶变

石家庄市坚持二环内做“减法”、二环外做“乘法”,强化容积率2.0刚性管控,坚决断开土地市场一二级联动,强力拆除私搭乱建,谋划启动了总投资1687亿元的42个城市更新重点项目,以及复兴大街市政化改造、北三环市政化改造、高铁片区、太平河城市片区、城中村改造等重点工程,加速省会形象“蝶变升级”,打造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魅力之城。盘活城市闲置土地资源,利用拆违腾退地块、项目代征地和国有地,增绿扩绿,建设文化体育设施、停车场等,还空间于城市、还绿地于人民、还公共配套服务于社会。

日前,石家庄市复兴大街市政化改造工程项目学苑路隧道保通路正式贯通,为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复兴大街市政化改造项目建成后,将连接畅通石家庄市23条城市道路,成为新的城市中轴线,构筑外通内畅、转换高效、区间融合的城市路网新格局。

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石家庄市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厕所革命”等重点工作,全面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动全市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进一步健全保障粮食安全的常态长效机制,着力保耕地、保播种面积、保产能、保产量,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太平河城市片区的规划,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体现了“蓝脉绿芯、圈层组团、大疏大密”的空间结构特色,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用心用情  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石家庄市民生改善步伐也在加快。坚决打赢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房地产领域违规违纪违法现象整治、涉众型非法集资处置“三场硬仗”,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深入实施省20项民生工程和市10件民生实事,抓好大学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大力提升住房、医疗、教育、社保、托幼、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从产业结构上、能源结构上、生活方式上齐头并进,巩固好生态环境治理成果,让蓝天常驻、碧水长流、青山常绿。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全力以赴、强力推进。要放大政策效应,释放政策红利;要把这些政策措施逐条逐项落实到位,充分放大政策叠加效应、释放政策红利,引导广大企业和企业家更加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推动五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来;增强服务本领,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我们必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和“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着力营造一流创业氛围,提供一流要素保障,打造一流干部队伍,做到说一件、算一件,干一件、成一件,真正把石家庄打造成投资洼地和兴业沃土。同时,全市广大企业应进一步苦练内功、主动作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不断提升企业规范运行水平,努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牢牢占据“一席之地”,用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全市上下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携手并肩、拼搏奋进,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圆满或超额完成全年经济总量7300亿元的目标任务,推动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建设迈出更加坚定稳固的步伐!

图/张震 张晓峰 刘沛然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