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感悟思想伟力 激发强大动力
——石家庄持续兴起《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学习热潮
文/王更 图/张震
“字里行间浸润着真理的伟力、奋进的力量。”“心中有民、心中有责,时时刻刻把百姓的事放在心里,为总书记点赞!”“作为新时代新青年,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近日,走进石家庄市图书馆新馆,新设立的《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读者留言区引人注目。留言板上,一行行深情的文字,一句句由衷的感慨,道出广大读者阅读此书受到的极大鼓舞、得到的深刻启迪。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出版发行以来,石家庄市把学习宣传使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按照中央、省委有关要求,自觉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委部署要求在石家庄落地落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提高政治站位,示范引领学习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一书,是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党的领袖奋斗历程的重要读本,是各级领导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鲜活样本和学习典范。”7月28日,《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出版座谈会在石家庄召开,省委书记倪岳峰在会议上强调,要认真学好用好这本书,从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的创新探索和丰富实践中,汲取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强大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石家庄市委坚持政治站位,高度重视,把学习使用《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市委书记张超超亲自安排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坚持以上率下,带头学习。6月17日,市委专门印发了该书学习宣传使用的实施方案,进行安排部署。6月24日—26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扩大)学习会议,举办专题读书班,通过封闭式集中学习,市四大班子全体成员、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党委书记精心研读全书,中心组成员逐一交流发言,提高了理论修养,提升了思想境界,汲取了精神力量。目前,全市县(处)级以上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交流活动300余场次,实现了学习全覆盖,有力带动全市党员迅速兴起学习热潮。
加强学习培训,突出本地特色
8月10日,全市优秀年轻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座谈会在市委党校召开,学员们纷纷发言,结合工作畅谈了自己研读学习的体会。
市委党校开展《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专题学习活动,组织学员沉下心来,深学细悟。同时,通过谈感想、谈收获,用心追随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时的光辉足迹,切实把书中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市优秀年轻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学员、长安区干部孙晓杰表示,在书中看到了担当和实干的精神,看到了开拓的思路和宽广的视野。“尤其是书中提到107国道因晒粮只剩半幅路,司机要增加78次刹车动作。”她说,“这就坚定了我们要深入到基层,多去了解,对过往工作反思剖析,对未来工作谋划思考。我感到道路变得更清晰,工作目标性更加明确,工作方法更加系统。”
石家庄市先后举行了县处级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训班、新任职县级干部提升履职能力培训班、优秀年轻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列为重要学习教材,为每名学员配备书目,要求学员用心学习研读、撰写读书体会,组织开展专题研讨,深切感悟总书记为我们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同时,充分发挥本地特色,由市委党校、正定县委党校组织备课,推出了一系列情景教学、现场教学课程。其中,通过情景教学“知之深爱之切——从习近平正定实践看如何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现场教学“塔元庄村党性教育”、案例教学“打造绿色家园 建设美丽乡村——正定周家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实践”等,努力打造具有石家庄特色的学习教育品牌。
深入开展学习,推动入脑入心
在市图书馆老馆有一间“红色书房”,虽然几乎坐无虚席,但除了翻书和做笔记,再也听不到其他声音。“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同时也及时鼓舞了我。习近平总书记骑着一辆‘二八’式自行车在正定走村串户了解民情,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他是一心一意地为人民过上幸福的日子去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读者胡建新表示,读完《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后,他深切感受到总书记的坚定信仰信念,真挚的为民情怀,宽广的战略视野,以及求真务实的作风和责任担当。
6月6日,《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新书首发式在市图书馆举行。市图书馆以及时上架推荐、制作推介小视频、举办读者沙龙等形式,第一时间对这本书进行了各种的推介活动和阅读推广活动。还将围绕此书开展名人荐读、石图讲堂、主题阅读展、读书沙龙等多种活动,加大阅读推广力度。
除了向市内读者进行宣传推介,石家庄市还加强了在各县(市、区)的读书推广,把这本书送到乡镇农村、田间地头。8月5日,市委宣传部在栾城区冶河镇乏马村启动《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等四部图书赠书活动,所赠图书供全市716个宣传文化示范村(社区)“两委”班子开展学习教育使用。栾城区冶河镇乏马村“两委”负责人张书广在现场表示:“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批图书,把学好悟好的精神运用到实践中,要把咱们党支部和党建引领工作再提升。”
全市宣传文化示范村(社区)将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除安排“两委”班子成员自学外,还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采取“书记讲党课”、专家辅导、专题培训、学习研讨、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担当作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优异成绩单。正定县组建“走基层宣讲团”,深入基层宣讲《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开展主题宣讲260余场;赞皇县在十大类县级直属宣讲团理论宣讲工作中加强《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宣传阐释,积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利用“小马扎”“红马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浅出解读《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中蕴含的精神力量。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各地开展宣讲活动,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家书屋等各类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广泛开展宣讲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追寻领袖足迹 感悟人民情怀
文/郭建亭
习近平同志在正定期间的创新探索,凝结成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一书,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这本重要著作对于激励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用心用情感悟思想伟力,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刻体悟习近平总书记留下的宝贵思想和精神财富
学习这本书的过程,就是一个感受领袖风范、体悟领袖情怀、学习领袖精神的过程。
首先,要深刻体悟真挚为民的情怀。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无限热爱人民,“时刻把百姓的事放在心里”,不管是顶住压力减征购、为小学校舍破败发火,还是解决群众卖奶难卖菜难,正是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才帮助群众解决了一桩桩、一件件实事、难事、烦心事。
第二,要深刻体悟开拓创新的精神。从勇开河北大包干先河,到率先为企业松绑放权,再到为那些在改革中有担当、敢负责的干部撑腰打伞,习近平同志大刀阔斧推进改革,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在一件件工作中彰显着改革勇气、改革担当和改革智慧。
第三,是深刻体悟求真务实的作风。习近平同志到正定工作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研,到街头听取群众意见,三年期间走遍了全县所有的村子,对全县的工作了如指掌。我们要学习体悟习近平同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实干兴石、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加快推进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大力弘扬习近平总书记留下的宝贵实践成果
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间的工作实践,对当前我们的工作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同志在正定期间,高度重视舆论先行的重要作用,在人民日报发表《正定翻身记》、在河北日报发表《正定县为有志之士敞开大门》等文章,为正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当前,我们要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精心做好“七个大跃升”的总结回顾报道,充分展示我市的发展成就和美好前景,让人民群众看到成绩和变化,凝聚干部群众思想共识。
习近平同志拥有浓厚的文化情怀,从研究保护古文物、修建荣国府、修复隆兴寺,到组织编写《正定古今》,他始终高度重视正定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我们要用足用好政策资金,深入挖掘我市丰富的文化资源,谋划实施一批文化产业项目,打造一批有实力、有活力的骨干文化企业,推出一批富有石家庄特色的文艺精品。
团结凝聚党外人士。习近平同志在正定期间,打破各种条条框框,为博揽英才制定、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全县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全市持续兴起学习宣传使用热潮
把学习宣传使用《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作为重中之重的政治任务,通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在全市持续兴起热潮。
加强理论学习。组织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联系自身实际学、联系市情实际学、联系工作实际学,以实实在在的学习成果推动工作开展。
深化理论研究。深入挖掘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有组织、有规划、有步骤地推出一批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理论成果。
丰富宣传形式。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平台优势,举办多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设专题专栏,推出评论文章,大力宣传报道全市干部群众学习使用的好做法、好成效,广泛深入宣传图书主要内容,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作者系石家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一定要把宣传思想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文/李曙光
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间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出台制度、强化举措,倾注了极大心血和精力,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对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高度重视理论学习。善于学习、重视学习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再忙也要坚持学习。每天晚上,他处理完工作上的事务,就静下心来认真读书。他不仅加强自身学习,也对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抓得很紧。县委中心组的学习,每个星期都不间断。他鼓励各级干部要加强学习,增加知识储备,并强调:“不重视学习、不参加学习,这坚决不行。”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内行和专家学习,向老同志、老干部学习。“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水平”作为一项制度列入《中共正定县委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几项规定》,激励人人努力学习,建立合理知识结构。在习近平的大力推动下,正定全县掀起了“学习热”。
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当年,习近平同志担任正定县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他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许多群众欢迎的好形式。在工作中,我们反对那种脱离实际、劳民伤财、只图表面、不求实效的形式主义,但决不能以此把精神文明建设说成是搞形式主义。我们搞精神文明建设,实实在在是造福人民的好事。习近平把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制度化、具体化,并很快为正定精神文明建设找到了一个抓手——治理“脏、乱、差”,改善城乡环境。经过全县上下的努力,1984年,在全省城镇卫生竞赛评比中,正定以石家庄地区第一的排名,赢得了一面省级优胜红旗。
高度重视发展旅游和文物保护。习近平在正定时十分重视发展旅游业,计划把正定建成距石家庄市最近的旅游窗口。他力排众议,一波三折把荣国府建成永久建筑,为正定留下一处永久性的旅游景点。开放当年,荣国府吸引了130万人次前来参观,门票收入达221万元,旅游总收入1768万元。这极大地带动了正定旅游业的发展,创下了旅游业的“正定模式”。正定的历史源远流长,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习近平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工作,经常走访县志里记载的古寺、古塔等文保单位。争取资金修复隆兴寺,安排专人保护古城墙和古槐树,组织全县文物大普查。凡是涉及古城文物保护的事情,习近平都无一遗漏地列入工作日程,组织编写《正定古今》,用历史、用爱国主义激励广大青年热爱家乡、振兴正定。
高度重视文艺人才及智库建设。习近平选定文学家贾大山作为登门拜访的第一个对象,并与贾大山结下了“文学情”。面对正定文物保护不力、文化系统混乱的局面,在多方征求意见并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沟通后,习近平提议非党人士贾大山连升三级,担任县文化局局长。贾大山上任后,为正定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古文物的研究、保护、维修、发掘、抢救,竭尽了自己的全力。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科技是关键,信息是灵魂”,在习近平的大力推动下,正定县决定成立顾问团,广泛吸收社会各方面的才智。数学家华罗庚、经济学家于光远、中国食品协会会长杜子瑞、眼科专家张晓楼等各领域的50多位专家欣然应聘,成为顾问团首批成员。他们到正定广泛开展讲学活动,传授科学知识,帮助答疑解惑,进行技术攻关。动员如此多的顶级专家为一个县献智献力,习近平此举,全国少见。
(作者系市委宣传部理论科一级主任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