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 身边就有诗和远方——丰富文化活动伴省会市民欢度传统佳节
发布时间:2022-03-22 10:21:42 来源:中共石家庄市委宣传部《今日石家庄》

虎年春节,石家庄市在切实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到图书馆阅读、去博物馆看展、体验非遗项目、观赏实景演出、线上听一场大戏……线上线下的各类活动、充足便捷的公共服务,让市民的选择更多样,传统节日文化味儿更浓郁。

《虎跃万年》春节特展

特色展览绽放知识魅力

“虎头虎脑、虎虎生风、龙腾虎跃、如虎添翼……”今年是农历壬寅虎年,正月初五一大早,省会范西路上河北博物院南门外就排起了参观新展的长队。市民姚启河与十来岁的小孙子在队伍中间翘首等待,小孙子兴致勃勃地念叨着各种关于虎的四字词语,姚启河高兴地对他说:“虎年第一站,咱们先看看各种威风凛凛的大老虎吧!”

为了让更多人便捷地欣赏到精品文物,由国家文物局指导,包括故宫博物院、河北博物院等在内的国内50余家文博单位,联袂推出数百幅与虎相关的文物、标本、艺术品图片,集结成“虎虎生福——壬寅虎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奉献给人们。“哇,太棒啦!”一走进展厅,小孙子就被精彩的图片所吸引。这些来自古老文物上的形态各异的老虎图案经高清拍摄,栩栩如生,令人惊叹连连。

欣赏精美文物,品味传统文化。今年春节,市博物馆也推出精彩纷呈的展览,陪伴市民过大年。“石家庄新地标航拍影展”展现了“四横”(槐安路、裕华路、中山路、和平路)、“四纵”(中华大街、解放大街、建设大街、体育大街)等石家庄重点建筑、城市街道、道路交通和生态景观;“盛世文化兴 挥毫迎新春——迎新春名人书画展”则展示了黄今、贡小秋、李征源等书画名家的佳作50多幅。此外该馆还有“石家庄历史文化陈列”“中国共产党石家庄历史主题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模范事迹展”“农耕与民俗展”“全息文物数字展”等固定陈列,让市民了解省会历史,更爱家乡文化。

在市美术馆,“为冬奥喝彩 一起向未来——河北省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也伴随冬奥热,吸引大家前往参观……近年来,每逢新春,我市各大场馆都会推出特色展览,过年逛博物馆,已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新年文化大餐。“通过这些精彩文物,大家能深深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不断收获启迪和激励,这个年过得更有文化味儿!”市民纷纷表示。

社区花灯节

多彩石家庄非遗过大年

井陉拉花、藁城宫灯、无极剪纸、常山战鼓……虎年春节,河北省2022“非遗过大年”活动也火热开启,石家庄作为活动的主会场,“多彩石家庄 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线上线下精彩同步,受到人们欢迎。

自1月25日(小年)至2月15日(正月十五),活动以线上形式火热开展,我市各县(市、区)协同联动,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用镜头和图片在“云端”集中展现石家庄本地精彩纷呈的过年习俗。活动主办方河北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记录年味石家庄的民俗民风,营造欢乐喜庆过大年的浓郁氛围,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关注非遗、热爱家乡、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井陉南张面塑展

井陉抬黄杠

活动期间,石家庄井陉县策划推出的“老家食记忆·陉乡味”“老家有戏·陉乡音”等系列非遗过大年活动,采用线上展播加直播的形式,宣传展示“二百里山水井陉 三千年文化长廊”的独特文化魅力,引得观众连连点赞;石家庄平山县小年当天开展了直播活动,向群众展示了平山红薯黑芡抿尖、古月豆腐、水渣沟腌肉、缸炉烧饼等地方特色非遗小吃,看得人垂涎欲滴;石家庄正定县策划推出2022年首届非遗展、非遗传承人线上拜大年等活动,并且还开展了非遗年夜饭直播,向广大网友介绍了宋记八大碗、正定崩肝等美食,充分展示古城深邃丰厚、多姿多彩的民俗和美食文化,引得人纷纷留言;新华区依托全市首家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策划推出了“非遗过大年·重拾记忆里的年味”系列年俗体验活动,组织非遗传承人进社区为社区居民近距离展示传统工艺……大家尽情欣赏非遗文化,乐享过年的快乐。

据了解,石家庄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2项,省级非遗项目140项,市级非遗项目360项,与年俗相关的非遗资源也十分丰富。“多彩石家庄 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不仅让大家了解到石家庄市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明,多彩的非遗文化,更让响应就地过年的广大市民,度过了一个温馨、祥和、年味儿满满的虎年春节。“久违的年味儿,久违的童年回忆!”“精彩的非遗活动,让就地过年也如‘出行’一样,收获满满!”市民纷纷点赞。

线上线下演出回馈观众

就地过年,乐趣无穷,除了精彩的展览,年味十足的非遗,石家庄市直艺术院团线上线下也为市民带来精彩的演出,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从正月始,石家庄市京剧团、石家庄市丝弦剧团等几家市属文艺院团就陆续在各自的微信公众号上推出经典剧目展播,目前,视频已过50期,受到了广大戏迷的点赞欢迎。大年初一头一天,国家级丝弦剧种传承人张鹤林就在线上向广大戏迷拜年。他向大家致以节日问候,并希望通过广大丝弦人的辛勤耕耘努力,让这朵古老的戏曲奇葩赢得更多观众的心。《文王访贤》《空印盒》等丝弦经典剧目被分段上传到网络进行展播后,受到戏迷的好评。市京剧团也认真挑选了自家的看家戏,曾在中国京剧节精彩亮相的《挂云山》和《奚啸伯》,京剧团团长、荀派名家赵玉华主演的《华阳公主》等特色不同、亮点各异的京剧剧目,为省会爱好京剧的戏迷奉上了高雅的艺术享受。

市评剧院一团推出的线上展演既有久唱不衰的传统戏《杨八姐游春》、《朱痕记》,也有新编历史剧《包公开铡》等新排剧目。市河北梆子剧团推出省、市级非遗项目河北梆子代表性传承人雷保春,市级非遗项目河北梆子代表性传承人刘莉沙的经典剧目,让戏迷领略了河北梆子的独特魅力。

市直各艺术院团的线上展播活动,在戏迷圈中引起良好反响,“通过线上展演,可以好好看看细节,学习一下身段与唱腔。”“线上展演都是精品,越听越好听,越听越喜欢。”对此,相关艺术院团的负责人均表示,希望通过线上展演能宣传戏曲剧种和剧目,进而为传承和发扬戏曲艺术作出贡献。

线上精彩,线下热闹,为让大家欢度传统佳节,市评剧院一团自大年初一就走进省会景区演出,为观众送上新春祝福。在龙泉古镇的大戏台,台下坐满了来往游客;台上,袅袅的曲腔、翻飞的水袖展示着中国戏曲之美。精彩节目赢得了大家阵阵掌声,更扮靓了人们的假日生活。市民纷纷表示:“活动多多,精彩多多,就地过年,不亦乐‘虎’!无需远行,咱身边就有诗和远方。”

文/墨宝  摄影/张晓峰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