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题记
图一 华北烈士陵园纪念碑
2021年5月,我应邀到河北新乐市讲党课。提到新乐,我马上就想起一个人物--爆炸英雄李混子。我上中学时,曾学过一篇课文《爆炸英雄李混子》。48年过去了,李混子造地雷炸鬼子火车的故事,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
讲完课,我直奔李混子的家乡新乐市北李庄村。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引领下,我瞻仰了李混子纪念碑,缅怀了李混子革命事迹,并到李混子制造地雷的老房子实地走访,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从而也了解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李混子生前身后事。
图二 在新乐李混子烈士陵园参观
01、生平和成就
李混子1922年4月25日生于河北省新乐县李家庄(今新乐市北李家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靠租种地主的一亩坟地来度日,而且经常受地主的欺负。父亲给他起名“混子”,意思就是穷混日子。虽然家贫不能上学,但李混子头脑灵活,童年就爱摆弄玩具,自制鸽夹、兔套捕捉鸽子兔子,造弹壳手枪、卷手枪,琢磨着干点事儿。
李家庄是新乐县成立共产党组织最早的村庄之一,也是进行抗日斗争最早的村庄之一。怀着对敌人的仇恨,李混子积极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活动。1938年12月底,李混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年3月转为正式党员。1940年村抗日自卫队选拔了十名骨干组成爆炸组,李混子被选为组长。1942年2月李混子到平山温塘学习四个月的爆炸技术,返回村后,即开始挖地道秘密研制地雷。1943年,开始大量制造地雷,由当时驻车固村的县造枪厂提供铸铁弹壳,定县支队也曾提供炸药,共同研制。1944年后就自己造炸药、雷管、弹壳,并研制了小钢炮、柳木炮等,除自己使用外,还供给兄弟区、村等民兵使用。
1945年8月,在军分区召开的爆炸展览会上,李混子以炸毁敌人火车头3个、车皮19节,毙伤日伪军70余名的成绩,被评为“爆炸英雄”,荣获奖章1枚、手枪1支、子弹50发和奖旗1面。民兵爆炸组被命名为“李混子爆炸组”,荣获一面“敌人遇见骨碎,火车遇见翻身”的奖旗。
1946年7月,驻新乐的国民党军一个团向北李家庄进犯,企图活捉李混子。李混子指挥民兵埋设地雷1000多个。敌人还没进村,地雷就开始发威。敌人好不容易进了村,子母雷、连环雷、一字长蛇雷、挂雷、滚雷、飞雷等一齐开花,炸得敌人晕头转向。他和民兵们又乘机利用地道、围墙寻机打击敌人,敌人扔下30多具尸体狼狈而逃。
在抗战和解放战争初期,李混子和他的爆炸组,在县区村党组织领导下,在军区、军分区领导的支持和群众配合下,开展对日寇、对国民党反动派作战,功绩卓著,共炸死炸伤敌人223名,炸毁敌火车头十个,车皮47节、铁甲车一辆、毁敌铁路五十多处。
1946年12月8日,为防备新乐城里的敌人出来骚扰,李混子指挥大家埋好地雷,并且在房顶上也布设了地雷。当晚,李混子提枪到房上瞭望情况,由于风大,他的棉袍挂住了导火线带响了地雷,李混子腰腹部被炸成重伤,经多方抢救无效,12月9日牺牲,年仅24岁。12月11日召开追悼大会,区县25个村、1000余人参加,中共冀中区党委、行政公署、冀中武委会写来悼词和给家属的慰问信。
关于李混子的出生年月,有两种说法,一说是1922年生,一说是1924年生。我在北李家庄村看到李混子事迹介绍是1922年4月25日(见图二)。经和其家属联系,李混子曾孙提供的烈士证上面写的是1922年出生,可信度高,今从之,认定为1922年4月25日生。关于去世时间,一说是12月9日,一说是12月10日,今查新华社1947年2月20日新闻稿(见图五),认定牺牲日期为1946年12月9日。
图三 新乐市李混子烈士陵园展牌
图四 李混子制雷旧址之石碾
图五 新乐李混子制雷旧址
02、宣传和纪念
李混子去世后,党和人民给予很高的评价和纪念。1947年2月13日《晋察冀日报》发表“李混子光荣殉国,全冀中人民沉痛哀悼”一文,首先报道了李混子牺牲的消息。之后新华社曾向各解放区发布了李混子牺牲的消息,解放区报纸应该都刊登了。经过查找,省会红色收藏家王律先生提供,目前能找到的老报纸就有《东北日报》于1947年2月24日刊登的新华社2月20日播发的通稿。内容写道:
(新华社晋察冀廿日电)边区著名爆炸英雄李混子失事殉难。李混子是新乐李家庄人,模范共产党员。抗日时期中他专心研究爆炸,使日寇火车在新乐段夜间常不敢通行。仅去年十二月份,他所领导的爆炸队即炸毁车头七个、车皮三十节、毙伤敌人一百五十六名。为冀中人民树立了大功绩,成为冀中民兵光辉的旗帜,冀中区党委会号召全区民兵开展李混子运动。这位人民英雄不幸于去年十二月八日因不慎触响自埋置地雷,伤势过重,治疗无效,于九日为人民牺牲。全冀中人民莫不万分悲悼。中共冀中区党委、冀中行政公署暨武委会,对殉难英雄家属除致以慰问外,并决定将李混子家乡李家庄改名为李混子庄,以期英名永远不灭。
李混子的英雄事迹经文艺工作者挖掘整理,被改编成诗歌、文学、戏剧等形式在群众中广泛宣传。其中有李志美谱写的《李混子炸敌车之歌》在冀中大地到处传唱,新乐县剧团排演了《爆炸英雄李混子》的戏剧进行巡演。1955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李铁珊著的《爆炸英雄李混子》一书。1958年,新乐县剧团演出的河北梆子现代戏《李混子》在全区演出,影响很大。1960年,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刘振业改编、林涛绘画的的连环画《爆炸英雄李混子》,受到大家的喜爱。1962年,河北省民政厅出版的《浩气长存--河北革命烈士史料第二集》,介绍了李混子的事迹。1974年,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闫涛编文、刘端、李玉文绘画的连环画《沙河破击战》,反映了李混子炸敌人火车的事迹。1993年,范香国、黄源发表电视剧本《李混子传奇》,并拍成电视剧。
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李混子的事迹就选入了中小学课本。1972年我上初一时,就曾学习过《爆炸英雄李混子》一文。
七十多年来,李混子成为河北省在抗敌斗争中的英雄代表人物,他的事迹可谓家喻户晓。省地县出版的《回首望征程》《河北革命历史大事记》《河北省中共党史人物传》《可爱的河北》《河北民兵大事记》《功业千秋》《近代河北史要》《燕赵英烈志》《河北近现代历史人物辞典》《石家庄抗战纪实》《百名河北爱国人物》《华北烈士陵园》《中国石家庄党史人物》《滹沱怒涛》《血肉筑成新长城》等书籍,都宣传介绍了李混子的事迹。
图六 1947年《东北日报》一角
图七 新乐市李混子纪念馆展牌
图八 新乐李混子纪念馆宣传展牌
03、立碑和迁葬
李混子牺牲后,他的遗体先是被埋在村外的一个土岗上,后来被家人迁到祖坟。党组织对如何安葬李混子十分重视,1947年2月13日《晋察冀日报》发表“李混子光荣殉国,全冀中人民沉痛哀悼”的文章说:“新乐县委特发布追悼李混子的决定,待环境许可时,建立烈士碑,以期英名永垂不朽。”
解放后,党和人民没有忘记牺牲的烈士。1948年秋经朱德总司令提议,为了纪念牺牲在华北大地上的革命烈士,华北军区于1950年3月动工修建烈士陵园,1954年8月1日建成并对外开放。为更好地纪念李混子,1956年4月,石家庄军分区、专署民政局、新乐县政府将李混子遗骸迁葬于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1984年4月4日,石家庄地委在北李家庄举行纪念碑奠基仪式,3000余人参加,石家庄地委副书记李国华等领导出席并讲话。7月15日,举行纪念碑落成典礼,共青团、宣传部、武装部、民政局、教育局等单位组织民兵、学生、团员青年、机关干部等参加揭幕式。吕正操将军为李混子纪念碑题词:李混子烈士永垂不朽。
2016年4月2日,李混子抗日民兵群雕在石家庄市东环公园落成。石家庄将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人们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图九 新乐市李混子烈士纪念碑
图十 石家庄市东环公园李混子抗日民兵群雕像
04、家庭和家人
李混子家里很穷,家里的老宅早已不存在。据村支部书记讲,目前看到的李混子制雷旧址,是没收地主家的。原房屋在1946年李混子意外失事后曾经破损,后来按原貌重新修缮的。
李混子的父亲李洛凯,是个勤劳手巧的人,既会种庄稼,也会木匠活,从不闲着。就是这样一个老实干活之人,也常受地主之气。有一次李洛凯给地主李洛玄干了几天木工活,到结帐之时,地主让儿子偷偷在李洛凯的木匠箱里放了两个饼子,收工时假装借工具,指着箱里的两个饼子反诬李洛凯偷饼子而克扣工钱。李洛凯一直生活到解放后,生前曾接待过河北画家宋孟寅,对李混子的画像进行审定。
李混子牺牲时才24周岁,他有后代吗?回答是肯定的。李混子有一子,取名李领旗,曾在新乐市拖拉机站、大岳镇磷肥厂工作过,后回村务农,生前也曾在村里宣讲李混子的英雄故事。关于李领旗出生年月,一说是生于1945年11月6日,一说是李混子妻子当时已经怀孕,在李混子牺牲后出生。在此之前,我曾看到报道,李领旗生前自己说过,李混子牺牲时自己才七个月大,李混子的事迹还是听爷爷和村里的叔叔们讲的。为求证此事,我专门联系了李混子曾孙,据他提供的情况,李领旗生于1946年5月4日(农历4月初4),农历丙戌年生,属狗,去世于2015年10月20日(农历9月初8)。今尊重家人意见改之,从而也纠正了民间的说法。
李领旗有两个儿子,长子李荣传,次子李荣辉,分别在原籍务农做工。李混子的曾孙辈有三个,目前有的读书、有的工作,也经常参加宣讲李混子的英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媒体报道说2016年4月2日,在石家庄市东环公园举行“李混子抗日民兵群雕”落成仪式,李混子烈士的曾孙李啸龙当天也来到了雕像落成仪式现场。他说:“当时国难当头,我曾祖李混子以及在抗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去捍卫祖国和人民。这种赤胆忠心的爱国情怀和百折不挠的必胜信念,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代代传承、薪火相传。”
图十一 新乐市李混子制雷旧址大院
图十二 新乐市李混子制雷旧址门口
图十三 新乐市李混子制雷旧址房屋
05、照片和画像
李混子生前有没有照片,目前尚不清楚。在新乐李混子纪念馆展出的一幅图,是边区表彰爆炸小组的,照片中有四个人,有人说左起第二人是李混子。因年代久远,图片模糊,目前尚不能确认图中有没有李混子。
现在流传的李混子画像是1955年1月河北画家宋孟寅画的。在李混子纪念馆,我看到了这一幅画并拍照下来。这幅画很珍贵,不仅还原了李混子的真相,而且得到了家人的认可。作者在画像中专门记道:此像系依李混子之子李领旗形象及李父、姐描述而画,并经混子父审定。宋孟寅1955年1月于新乐北李家庄。
真的感谢宋孟寅的神来之笔,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对画家宋孟寅的情况,我并不清楚。我想到了好朋友、红色收藏家王律先生,问他是否知道宋孟寅先生?巧的很,王律不仅熟悉,而且告诉我老先生健在,已经95岁高龄了。并且把宋老先生送给他的李混子图片拍照发给我,今一并发在此,与朋友们分享。宋孟寅是河北隆尧人,曾任河北人民出版社长。
李混子虽然牺牲75周年了,但李混子英雄精神永存。“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纪念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刻,我们不能忘记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弘扬英雄精神,从革命英雄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为开辟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
图十四 边区表彰李混子爆炸小组照片
图十五 李混子画像
作者简介
岩石,二级巡视员,历史文化学者,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