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奋力推进“七个大跃升”工作综述:栉风沐雨奋进路 扬帆远航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2-08-01 08:14:06 来源:无线石家庄

编者按:

去年8月,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吹响了实现“七个大跃升”的嘹亮号角。一年来,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奋发作为,向着“七个大跃升”的目标奋勇迈进,推动石家庄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长足进步。

即日起,将陆续刊发系列综述和评论员文章,全景展示我市一年来的发展成就,以激励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坚定信心、奋勇拼搏,为早日实现“七个大跃升”,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凝聚起更加磅礴的力量。

盛夏时节,万物繁茂。

在广袤的省会大地,一幅以汗水浇灌果实、以实干托起梦想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在项目建设现场、生产车间、城市街巷、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忙碌穿梭的身影,时时呈现如火如荼的“酣战”场景。

2021年8月16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继承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时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把握新的时代特点,明确提出了石家庄未来五年奋斗目标——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在全省的排头兵地位和领头雁作用更加彰显。具体是要实现“七个大跃升”:经济总量过万亿,质量效益大跃升;省会面貌焕新颜,形象品质大跃升;改革开放当标杆,发展活力大跃升;人居环境更美丽,生态文明大跃升;共同富裕迈新步,民生福祉大跃升;治理体系更完善,治理效能大跃升;党的建设走在前,执政能力大跃升。

弓劲者,箭必远。

一年来,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跳出石家庄、跳出河北、放眼全国、放眼未来看石家庄,深入解放思想、全面激发内生动力,强力打开各项工作新局面。

一年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坚决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奋斗姿态,撸起袖子加油干,苦干实干拼命干,凝聚起推动省会建设发展的强大合力,奏响“实干兴石、舍我其谁”的豪迈时代强音,持续掀起“石家庄在行动”的热潮。

一年来,石家庄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七个大跃升”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特别是以“6+1”专项行动开局破题,坚决打好打赢“三场硬仗”,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跨越赶超的态势已然形成,全市人民对未来满怀信心、充满希望。

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的步伐铿锵有力,一座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魅力之城正在加速崛起。

经济总量过万亿,质量效益大跃升——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才会枝荣”,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需要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到202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力争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前30名!”这掷地有声的“号音”在整座城市激荡,生发出催人奋进的磅礴力量。

为确保如期实现“过万亿”目标,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实现经济总量过万亿行动计划》。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490.3亿元,既定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400亿元左右)顺利完成。

2022年以来,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一季度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基础上,上半年保持稳快增长、继续保持全省领先,顺利实现了上半年“双过半”。统计显示,上半年全市GDP实现351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在全国42个主要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从近几年情况看,石家庄市上半年GDP总量占全年的比重在48%左右。由此可以预计,经过努力,全年经济总量7300亿元的任务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7月25日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推进会议再次发出“动员令”: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鼓足干劲、接续奋斗,大干三季度、决胜下半年,确保圆满或超额完成全年7300亿元的目标任务。

“经济总量过万亿,质量效益大跃升。”高速度与高质量相映成辉、相得益彰。

一业兴旺,百业繁荣。围绕“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目标,全市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做优传统产业、做强主导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食品、现代商贸物流等5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

经过一年来的努力,全市经济结构实现了进一步调整优化,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投资结构逐步趋优,工业占比持续上升。尤其是五大产业持续壮大,呈现出蓬勃发展、突飞猛进的良好势头。今年1-5月份,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食品产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4.2%、12.3%、24.9%、16.6%,现代商贸物流产业规上企业营业收入平稳较快增长,现代产业体系初具雏形。

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引进高层次科创人才……有力助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提振消费促发展。建成一批高水准的特色商业街区,释放城市发展活力;大力繁荣夜经济,促进多业态深度融合,持续释放消费潜力;大力度发放多轮消费券,有效刺激市民消费意愿,进一步活跃省会消费市场。

发展后劲十足。一年来,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投资创业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同时,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精准有效开展招商引资,常态化开展重点项目集中开工、观摩拉练等活动,促成一大批新项目、好项目落地省会、开花结果,为石家庄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蓄足新动能。

发展的趋势持续向好,发展的前景更加光明。

当前的石家庄,正信心满满、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向着经济总量过万亿目标大步迈进。

省会面貌焕新颜,形象品质大跃升——

一座城市既要有“颜值”,又要有“内涵”。

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立足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定位,大力推动省会形象面貌改善,提升城市形象品质。

坚持在二环内做“减法”,在二环外做“乘法”。以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方式强化对新建居住项目容积率上限值2.0的刚性管控,创新实行建筑风貌和容积率挂钩管理,腾出发展空间,切实“还空间于城市、还绿地于人民、还公共配套服务于社会”;大力实施拥河发展战略,大气魄拉开城市框架,“一主四辅两带”的城市空间格局日益清晰,高水平规划建设滹沱河经济带、太行山生态带步入“进行时”。

坚持扩大交通优势,扎实推进石衡高速建设,加快复兴大街、北三环等道路的市政化改造进程,启动城市道路与外部道路互联互通工程,加速推进城市轨道交通二期规划建设,内畅外联、快捷畅通的现代交通路网体系逐步形成。

围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市形象,增强城市承载力”,强力开展私搭乱建、违章建筑专项整治,大力推动城市更新行动,实施了石煤机城市更新、太平河城市片区、高铁片区等一大批城市更新项目。市容市貌大幅改善,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同时,坚持拆建并举,利用腾退土地,修建游园绿地,建设公共配套设施,进一步增强省会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

破茧蝶变,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正逐渐变为生动现实,石家庄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的气息愈发浓厚。

改革开放当标杆,发展活力大跃升——

改革开放是省会发展闯出一条新路的制胜法宝。

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勇于突破、敢于创新,扎实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取得突破,对外开放持续迈出新步伐,一批改革事项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一批开放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企改革“破冰”,实现市级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完成5家国企集团组建,形成“5+2”国企架构;全市开发区均已实行“标准地”改革;出台《关于支持园区工业产业项目落地降低企业用地成本的若干措施(试行)》。

市委、市政府将优化营商环境摆在“6+1”专项行动、打赢“三场硬仗”的首要位置予以强力推进,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并取得初步成效。其中,省定的1274个审批事项,已100%实现全流程网办,审批效率跻身全国“第一方阵”。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同福集团企业总部搬迁回石,一批大企业来石投资兴业或扩大投资规模。

聚焦“双循环”,加快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体系。中国(河北)自贸试验区正定片区、石家庄国际陆港加快推进建设;加速奔跑的中欧班列,让石家庄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连接世界;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加速扩容升级,自贸试验区总部经济产业园、“一带一路”产业园等一批项目推进顺利;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中国石家庄(正定)国际小商品博览会、石家庄国际动漫博览交易会等展会成果丰硕,积极“引进来”“走出去”,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

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石家庄,正吸引着更多高端产业、企业和人才集聚,努力成为全省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示范窗口。

人居环境更美丽,生态文明大跃升——

让绿色成为美丽省会最靓丽底色。

一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从全局战略高度和民生角度出发,统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全力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和人居环境不断实现新突破。

持续健全完善网格化环境监管等制度化保障,不断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精准实现全天候无缝隙监管,坚持热情帮扶与严格执法并重,坚决打击纠正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成功退出全国“后十”,蓝天白云、群星闪烁正成为常态。

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以生态修复治理、资源保护为重点,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不断提升自然生态服务功能。积极构建河畅、水清、景美、宜人的城市现代水网体系,不断提高群众居住的舒适度、便利度和安全性。

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以及“厕所革命”、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村落绿化美化、公共服务提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绘就绿色生态+宜居宜业“新图景”。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大力倡导绿色生活、绿色消费,深入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等工作,绿色低碳生活成为市民生活新时尚。

石家庄正在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让蓝天常在、碧水长流、美丽与发展同行。

共同富裕迈新步,民生福祉大跃升——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造福人民作为最高使命,坚定不移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积极推动居民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制定出台了《石家庄市增加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行动计划(2022-2025年)》,多举措确保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

围绕解决广大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认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推进省20项民生工程和市10件民生实事。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强力推进。同时,建设城市公共停车位,全面加强停车场规范管理,深入开展电动车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黑车”暨出租汽车违规经营行为,创新推出系列公交便民举措,大力推进特色街区、街旁游园等建设,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市民生活更便利、休闲更有好去处。

统筹做好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托幼、养老等工作,推出为全市14周岁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等多项高含金量举措,频频被市民点赞。

文明是城市的幸福底色,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

坚持“常态创建、全域创建、全民创建”理念,不断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迈上新台阶,成功恢复全国文明城市资格;积极推进石家庄解放纪念馆项目建设,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创作众多红色文化作品,其中以“平山团”为原型创拍的电视连续剧《滹沱儿女》于今年7月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电视剧频道黄金档播出,对提升石家庄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加快东垣古城遗址公园建设,开展经典剧目惠民系列演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增添城市人文底蕴,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

石家庄的发展变化受到中央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有力提升了石家庄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一项项贴心、暖心之举,使全市人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也更有信心携手描绘更加幸福美好的民生画卷。

治理体系更完善,治理效能大跃升——

一流城市需要一流治理。

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多角度进行思考和谋划,以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为契机,坚定不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纵深推进平安石家庄、法治石家庄建设,大力提高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在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中当好“模范生”。

制定出台了《法治石家庄建设规划(2021-2025年)》,并配套推出了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建设一揽子五年方案;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加强电动车规范管理的决定》《关于加强新建居住项目容积率管控的决定》,为加强电动车综合治理和城市未来规划建设提供了法治保障。

向“顽瘴痼疾”宣战,强力推进私搭乱建、违章建筑专项整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坚决打好打赢“三场硬仗”;以擦亮城市“流动名片”为目标,深入开展打击黑车暨出租汽车违规经营行为专项整治。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开展“金盾风暴”严打整治系列专项行动,扎实做好“平安社区”“平安村”创建、常态化疫情防控、扫黑除恶、防汛抗旱、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防溺水等工作,着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石家庄,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排头兵。

石家庄还积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织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围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6+1”专项行动、“三场硬仗”、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建言献策、贡献力量,汇聚推动省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百姓的幸福指数正随着社会治理效能的大跃升而节节攀升。

党的建设走在前,执政能力大跃升——

党建不是飘在天上的云,而是扎在地上的根。

一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抓主责强担当、抓基层打基础、抓重点带全面, 红色引擎始终强劲有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提高政治能力、政治本领,永葆政治本色。

扎实推进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举办县处级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培训班等,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为奋力推进“经济总量过万亿,实现弯道超车”的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全市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引向深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扎实开展,持续掀起《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等学习热潮,市委“四史”教育宣讲团深入基层宣讲。

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着眼于服务全市重点工作开展干部专业培训,进一步完善重点工作目标考核体系,扎实开展干部专项调研,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农村、城市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火热开展“实干兴石 村社争先”擂台赛等活动。

坚持警示教育“警钟长鸣”,深化思想作风纪律整顿,使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

党建引领风帆劲,赋能发展势如虹。

当前,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正扑下身子上心干、真心干、用心干,不断增强工作韧劲和执行力,切实做到说一件、算一件,干一件、成一件,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履职尽责。

已见繁花结硕果,更立壮志谱新篇。当前,全市上下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解放思想、奋发进取,自我加压、真抓实干,全力以赴推动经济总量过万亿、实现弯道超车,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编辑:梁堃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