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高邑 | 开启邻里互助设立爱心餐桌 聚焦养老短板温暖老人心
发布时间:2022-04-21 10:57:14 来源:无线石家庄

为全力做好新时代农村养老服务工作,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近年来,高邑县民政局把养老工作聚焦在农村老年人,特别是无人照料、生活困难老年人身上,开启“邻里互助”养老模式,设立“爱心餐桌”等,为他们提供多样化、针对性强的保障性养老服务,从最薄弱环节筑牢夯实养老服务底线。

开启“邻里互助”养老模式  把爱存进“时间银行”

“岁数大了,眼睛看不见也干不了活。平时有事了一按这个呼叫按钮,瑞学就过来帮忙了,真是方便了我们老年人。”4月17日,李二妮老人开心地说。老人口中的“瑞学”,是定向帮扶李二妮的“好邻里”志愿者。李二妮老人双目失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行动越来越不便。如今,通过县乡村三级智慧养老信息平台,李二妮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通过远程呼叫系统联系到滑瑞学。

这个新模式,是高邑县民政局为了解决空巢、留守、独居等困难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同时把基本的养老服务送到老人的身边、床边所推出的新服务。该县构建了志愿者、村邻里互助点、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四级服务系统,在村级设立了邻里互助点,将志愿者与受助老人结为“一对一”或“一对多”的邻里互助对子。老人与邻里志愿者联系,就通过安装的一键呼叫“呼小爱”设备,只需一个键,就能呼叫邻里。目前,全县已有37个村113名老人家中安装使用“呼小爱”。

志愿者的服务需要长期进行,为了留住志愿者,该局建立积分回馈激励机制,与中国银行进行合作,以“时间银行”的方式,扩大志愿者权益。志愿者将每次服务拍照上传会得到积分奖励,积分可存储、兑换、转赠、继承,民政局每年还会根据积分评选邻里互助“优秀志愿者”给予精神鼓励。

设立“爱心餐桌”  助餐服务温暖老人心

民以食为天,然而,当老人行动不便、条件简陋、子女外出等种种不利条件叠加时,吃一顿热乎的饭菜,就成了农村老人的渴望。为积极破解农村老年人做饭难和不舍得花钱的问题,高邑县民政局按照“政府扶持、村级主办、志愿引领、社会参与”的原则,结合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起了“爱心餐桌”,以爱心午餐的方式温暖老人心。

高邑县东西韩村的智竹梅老人,今年68岁,是村里的低保户,儿子长期外出务工,平时老两口一起生活,日常吃饭也是能将就一顿就将就一顿。如今吃着“爱心餐桌”送来的午餐,智竹梅老人说:“这饭比自己在家里做的口味要好,而且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且花一元钱,希望这个‘爱心餐桌’能一直举办下去。”

高邑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爱心餐桌’的重点服务对象为67周岁以上老年人,政府兜底保障老人可一元享受午餐,社会老人3元享受午餐。同时,我们与‘邻里互助’养老模式相结合,在每个助餐点安装了‘呼小爱’互助积分设备,为每位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给予积分奖励,确保爱心餐桌顺利推行。”

目前,高邑县已建成7个“爱心餐桌”,共有57名老人享受到助餐服务,收到一致好评。2022年,高邑县民政局计划新增“爱心餐桌”10处以上,进一步织密布局均衡、方便可及的养老助餐服务网,让更多老年人能够乐享美味、安度晚年。

来源丨石家庄日报客户端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