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是提升村民幸福感的关键所在。高邑县富村镇辛庄村新一届“两委”班子上任后,把带领群众就业增收当做头等大事,走出了一条村企融合的致富新模式。
近日,记者来到鞋服小镇华和朗迅鞋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鞋面、鞋材等整齐排列在生产线上,来自周边村的工人们正在井然有序地开展工作。依托临近鞋服小镇的地域优势和本村的劳动力资源,辛庄村集体成立了博达人力资源公司和鞋材服务公司,精准承揽鞋服小镇外包加工项目,千方百计盘活村内闲散劳动力资源,探索出“村企融合”的就业新模式。
目前,鞋服小镇各企业已吸纳100余名村民入企就职,企业招聘到工人,村民找到合适的工作,真正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村企融合”的就业新模式一方面提高了当地就业率,增加了群众收入,提高了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所需人才,解决了企业用工问题,保障了企业的用工生产。
正在鞋服小镇忙碌的辛庄村村民说,他是一名退伍军人,在家里务农,村党支部书记给他联系了朗迅鞋业的工作,在这个地方干活儿不是太累,现在每个月能领到两三千块钱的工资,感谢村党支部。
作为第一家入驻鞋服小镇的外资企业,朗迅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戴仁辉介绍说:“朗迅鞋业是去年由县政府招商引资过来的,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从周边各村招聘了工人,去年就生产出口了将近40万双鞋。工人工资都是按月准时发放,没有拖欠工资的情况,当地工人评价非常好,也非常满意。今年朗迅鞋业准备启动第二和第三条流水线,扩大生产规模,希望为当地政府创造更高的税收,给当地的村民带来更多的收入。”
辛庄村支部书记张现中表示,辛庄村两委成员积极支持县里的重点工作,第一家鞋厂入驻鞋服小镇以后立即召开了两委干部会、村民代表会,借助鞋服小镇优势成立了博达人力资源公司与鞋企服务公司,为企业搞好服务,招聘工人、清运垃圾,一共向企业推送了百十来名工人,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
如今,辛庄村通过与企业的有效融合、结对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回村办企业、工作。该村的党员群众在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全民一心,共同致富,正在跑出乡村振兴的“加速度”,为富村镇经济发展加油助力。
来源丨高邑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