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晚,高邑县在南焦村组织开展群众转移避险演练,进一步强化全县防汛应急能力,提高农村群众防汛安全意识。
为有效做好防汛工作,该县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实施县、乡、村三级防汛包联责任制,完善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建设。严密预测预报和汛情监测,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和报告制度,及时通过手机短信、微信等方式准确向群众发布预测预警信息。强化隐患排查,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部位,安排值守人员不分昼夜进行巡查,确保及时发现风险,提前避险。筹备编织袋、铁锹、铁丝、救生衣、橡皮艇、发电机等防汛物资,确保充足供应。建立专职抢险队伍,进行多次培训演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县水利局对县域水库,槐河、泲河、午河、新泥河等河道开展了大检查,重点检查堤防安全情况和河道险工段,加大与上游水库的联系沟通,密切关注水情汛情,确保河道行洪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县住建局对城区防汛排水实施情况和低洼易涝区开展了隐患排查整治,对主要街道易积水排水管网全部清污处置,确保城区泵站等排水设施正常运转。县教育、卫健等相关部门对学校、医院、养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了隐患排查,制定相应防汛应急预案。各镇对农村危旧房屋进行了排查,做好应急准备,做到汛期不结束、排查不停止、隐患不排除、整治不间断。县交警大队密切监控重点路段,对已积水立交挢设置警示标志、警戒带,禁止车辆行人冒险通行。安排巡逻执勤警力在城区、国道巡逻,查看道路积水和其它险情,救助受灾车辆行人。组成抢险救灾分队,调动交通事故勘查车、清障车、吊车备战待用,随时出警救灾。与应急救援大队、县120急救中心、交通运输局、住建局城管大队形成联合防汛救灾机制,发现灾情或隐患及时沟通,迅途消除。
据了解,此次强降水期间该县共转移安置群众60户104人,储备148万元防汛救灾物资,组建4支专职抢险队伍,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来源:高邑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