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儿,你看,我领到工资了!1800多呢!”牛建国从来不敢想,活了大半辈子还能找工作领工资。两个老人笑得合不拢嘴,深深的皱纹漾开了朵朵涟漪。
今年65岁的牛建国家在平山县小觉镇扶峪村,扶峪村地处深山,交通不便,村民生活较为贫困。近年来,平山县税务局扶贫工作组进驻扶峪村开展扶贫工作,村里逐渐有了新变化。
“以前光守着家里几亩薄地,孙子孙女4个孩子吃穿上学,生活非常紧张,税务局的同志介绍我到大公司上班,这岁数了还有工资领,每天都高兴着呢。”
牛建国口中的“大公司”是平山县税务局扶贫工作组为帮助村里脱贫引进的企业平山县沁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在扶峪村投资100余万元,建设农业种植大棚项目,积极吸收当地贫困户务工。采取“企业+贫困村+农户”的经营模式,利用村里现有的山地、土地资源,打造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园区,延伸农业产业生产链条,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已经为贫困户发放务工工资12余万元。
今年,牛建国的女儿牛志红在父亲的影响下,也积极加入农村上班一族,并带动村里妇女进入企业工作。
“以前觉得自己干不了别的,一直在家要照看老人孩子,侍弄地里的活儿,看我爸60多岁了还能进企业,我也想试试。现在村里有不少妇女都和我一样上班挣钱了。”
牛志红从包装工开始做起,一步一步对工厂生产从不懂变成为熟练女工,每个月发放工资的时候,牛志红都会给家里买点好吃食,给孩子们添件新衣服。
“新工作不仅增加了收入也增加了一项专业技能。现在日子过得特别充实,再过几个月,攒好钱我打算买个洗衣机……”对接下来的生活,牛志红心里充满希望。
夏日的傍晚,褪去暑热的扶峪村显得格外宁静祥和,年前修好的硬化村路从文化广场穿过,牛建国开着他新买的三轮车载着孙子孙女放学回家了。
企业扶贫是扶贫工作组精准扶贫的措施之一,企业入驻,贫困户就地务工,就地增收,还解决了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问题,村里笑声多了,矛盾少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来源:平山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