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小山村建起扶贫车间
发布时间:2020-07-20 15:09:11 来源:无线石家庄

说起车间,通常会想起工厂中的生产流水线。但在平山县北冶乡井子峪村——西部大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也有一个车间,但是它有一个别具特色的名字——“扶贫车间”。

七月的山村草木葳蕤、绿意葱茏。入伏第一天,在井子峪村口新落成的榨油扶贫车间内,几名工人正在榨油机前忙碌着。随着机器轰隆声落,新鲜金黄、带着核桃清香的核桃油汩汩流入容器。

北冶乡井子峪村位于河北省与山西省交界处,地处平山县北冶乡边缘地带,东临沕沕水自然生态风景区。该村由井子峪主村和碾沟两个自然庄组成,70户191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5户68人,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地处深山区,人均耕地少、基础条件差,村民经济收入来源以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和外出务工为主。        

2016年精准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平山县城管局作为该村帮扶单位,局领导和工作组多次入户送温暖、出点子、招商引资,针对不同的贫困户状况,对扶贫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在驻村帮扶工作带动下,井子峪村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制定了大力发展生态种植、乡村旅游等多元化产业发展之路,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有力促进脱贫工作。

在驻村工作组积极协调下,利用太行山生态绿化政策,大力发展生态种植,目前已完成60亩。其中核桃20亩、花椒25亩、苹果15亩今年已经挂果,人均增收1000元。两年后进入盛果期后人均可增收约3000元左右。驻村工作组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土地整理,种植红薯、药材等经济作物,帮助村民创收分红。

为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平山县城管局驻井子峪村扶贫工作组把目光瞄准了村内核桃、花椒加工产业。由于受地理条件和经营模式限制,村民每年产的10万斤核桃、花生、花椒等优质农副产品,只能在集市、村口卖出,销量小、收益低。

看到这一情况后,平山县城管局驻村工作组多方对接洽谈,寻找致富项目,开始谋划发展扶贫车间带动,提高村民收入的同时,提高村民积极性,从而带动核桃产业发展。去年年底,工作组与碧桂园企业沟通对接,依托“驻村工作组+帮扶企业+扶贫车间”模式,7月初,占地0.5亩、建筑面积200平米的井子峪村扶贫车间建成落地。

扶贫车间以村委发包的方式,承办方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户张科研、张建书是村里推荐到外地培训的技工,专门学习加工技术。“一个小时可以加工80--100斤核桃,每天工作八个小时,毛收入500到600元,除去承包费和电费,可以收入二三百块钱。秋天核桃多了,一部分可以简单加工卖去皮核桃,根据游客需求可以直接压榨成核桃油,一斤0.8—1元加工费。”说起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张科研喜不自禁。

据扶贫车间捐建企业负责人毛伟鹏介绍,井子峪村地处深山,盛产核桃、花椒、花生等农特产品,为了带动农户将农产品换成收益,所以选择捐助建设扶贫车间,助力群众增收。

“扶贫车间生产压榨的核桃油、花生油、葵花油、花椒籽油等产品,将被带到碾沟自然庄、周边景区沕沕水、县城、市区销售,不仅让井子峪村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更让贫困户就近就业获益更多,辐射带动邻村及附近乡镇参与。”城管局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安斐说。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为在建设扶贫车间基础上,驻村工作组还设立“扶智课堂”,打造就业增收、宣传引导、技能培训一站式扶贫工作模式,汇聚起脱贫攻坚合力。

“村里建起扶贫车间,为咱村民又打开了一扇增收致富门。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俺村民致富奔小康的路子越走越宽!”村民张四喜说。

来源:平山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