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大枣之乡”,行唐县拥有丰富的枣木资源。枣木制品制作技艺是行唐县世代传承的传统手工技艺。工匠们利用淘汰的枣树加工成日用品,开创了行唐枣木加工的历史。何城是行唐枣木制品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代传承人,他将老工艺搭配新思路,开启了枣木雕刻的创新之旅。
近日,记者走进白市同村西南角的一家工厂,一进门就看到堆叠了一人多高的枣木。再往里走,便看到各式各样的枣木加工品堆满了室内一角,旁边就是轰鸣作响的机器和穿梭忙碌的工人。何城从锯木车间走出来,走到雕刻工作台前坐下,拿起一套摆件,细细地打磨着……
随着时代的发展,枣木工艺逐渐没落,何城便想着运用老工艺来搭配新思想新潮流,对枣木雕刻的创作方向进行新的探索,来创作出符合现在大众审美的木雕,如枣乡风华摆件、枣木镇尺、枣木象棋等,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其作品“花好月圆——枣梳心”参与了“京畿福地·河北友礼”外事礼品征集评选活动,取得了文博文创类铜奖和最佳网络人气奖;作品《〈人寿年丰)枣木书签》在“河北省非遗文创评选推介活动中”荣获创新产品“网络人气奖”。并且何城今年还获得了第二届“石家庄工匠”荣誉证书。
(同期声:何城 行唐县万紫苑枣木工艺有限公司负责人)
来源:行唐融媒
编辑:吴楠
责编: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