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我是励志情感主播洁雨,这次我给大家聊聊自己的故事,喜欢的朋友们记得双击加关注……”5月9日,在行唐县残疾人双创园新媒体运营中心各个直播间,直播台、手机、直播用LED灯、展台、背景墙灯等设备一应俱全,首批8名残疾人学员正在练习快手平台直播技巧。
“首批8名学员当中,最高学历是初中毕业,但他们对新事物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行唐县残疾人双创园园长贾茹告诉记者,在带领残疾人脱贫前行的这两年,她发现始终有一部分残疾人无法打开自己的内心,不能在生活和精神上真正地站起来。因此如何激发他们脱贫的内生动力,探索出更好的脱贫路径,一直是园区的努力所向。
在行唐县残疾人双创园内,工作人员正在赶制服装。
今年3月份,双创园除了在线下开展手工劳动助力残疾人增收的同时,还开始对一部分员工进行快手、抖音平台的直播培训,希望通过在网络上与网友面对面的交流,坚定起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同时也把他们身上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传递给更多人。还能通过直播经济,把贫困县、贫困户的优质农产品推介出去,实现变现。
网络直播提供发展新思路
“‘直播实操’‘主播如何建立自己的人设’‘如何快速吸粉’……”讲起直播技巧,只有小学学历的王玥头头是道,她告诉记者,刚开始直播时,一面对镜头,脑子就空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如今,通过专业化的学习和不断练习,她已经能在镜头前比较自如地表达了,粉丝量也达到了4000多人。
王玥是新乐市人,因患有类风湿病,20多岁的她身高只有110厘米。身体的残疾不仅让她过早辍学,找工作也四处碰壁。“感觉村里人都看不起自己,特别自卑,也不跟别人说话。”王玥笑着说,现在可不一样了,她通过做直播认识了几个好朋友,有着说不完的话,还有了自己的粉丝,感觉特别自豪。
谈到梦想,王玥说,希望通过网络能让更多人了解他们这个群体,把更多的正能量传递出去,更希望自己有能力带动贫困残疾人朋友们一起脱贫致富。
“今年以来,直播带货成为最火爆的趋势,不管是平台、网红、明星,还是素人都纷纷借助短视频或者直播陆续开展带货和销售产品。”贾茹介绍说,让这些贫困残疾人搭上直播快车,并不是卖惨,求同情,而是让他们更多地认识世界,享受生活,把社会给予他们的关爱用直播的方式,再回馈给社会。
让土地生出金种子
在探索电商扶贫模式的基础上,行唐县残疾人双创园还推出了“我在村里有块地”的社会扶贫项目,通过整合贫困户手里的土地,借助有偿助残理念推动消费扶贫,以一亩地带动一户残疾人贫困户致富。
“这时候,我们的主播们就可以走到田间地头,用他们掌握的专业电商知识培训这些农户,使他们可以通过线下共同劳作、线上直播互动等方式,让志愿者随时了解认购地块的种植情况,并可以同认购地块的所属贫困户沟通,零距离传递爱心。让每一位志愿者和残疾人一起,种下希望,收获生命的意义。”贾茹介绍说,这种电商方式让农户在种地发展生产的同时,智志双扶,激活内生动力,全面摆脱贫困,加快推进残疾人扶贫户的小康进程。
行唐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并不是所有的贫困残疾人都适合到园区工作。土地是这些贫困残疾人手里最大的财富,并且老百姓们普遍掌握种地的技能,让他们用自己娴熟的技能为自己增收,体现了贫困户的存在感和价值感,残疾人通过自身努力和劳动发展生产,变“等靠要”为勤劳致富,激发内驱力。
做好稳定脱贫大文章
“截至2019年,全县10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退出,现有脱贫享受政策贫困户20459户53813人。”行唐县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工作本就艰巨,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行唐县委、县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要求,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积极推行“五奖补三支持”八项专项措施,筑牢致贫、返贫防线,奋力夺取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双胜利。
据了解,双创园复工复产前,行唐县扶贫办积极帮助他们制定了严格的防控计划,还每月给予企业生产补贴。“单靠双创园,力量是十分有限的。有了政府的支持,面对疫情和脱贫工作,我们的信心更足了。下一步,园区还要综合企业需求和市场反馈,培养更多的电商人才,再让他们去培训周边县(市、区)有需要的贫困人口,逐渐形成一个大的电商群体,助力当地脱贫、增收、致富。”贾茹说。
来源:行唐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