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学子为乡村振兴带来新思路——赞皇县深入推进校地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5-09-07 06:59:54 来源:无线石家庄

近日,在赞皇县嶂石岩的隐石山房民宿里,老板李文亮听到游客的夸赞,脸上满是笑意。“现在看到的隐石山房,就是从图纸上一点点变成现实的——这图纸,还是大学生们帮我画的。”

他口中的大学生,来自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近年来,赞皇县对嶂石岩景区进行全面升级,游客越来越多,民宿也面临提质升级的需求。“大学生思路活、懂审美,最知道现在的游客喜欢什么。”李文亮说,虽然实际改造中有所调整,但学生们的设计为他们打开了新思路。

隐石山房的改造,是清华大学与赞皇县校地合作的一个缩影。2023年以来,双方携手推进“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围绕乡村全面振兴展开深度共建。赞皇县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人才不足、发展思路受限等现实难题,而清华大学则一直在探索如何把学术研究延伸到现实中来,让师生把论文写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中。双方一拍即合,提出“校地共建+人才接力”的新模式。2024年11月,赞皇县与清华大学联合打造的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赞皇站正式揭牌。

校地双方共同构建起“外来输血+本土造血”的双轮驱动体系。一方面吸引高校硕博团队驻点服务,产出高质量调研报告和政策建议;另一方面开展美育支教、直播带货培训等,联合多所高校建立人才库,通过远程教育实现常态化智力支持。同时依托清华大学乡村振兴站核心,联动中央美院等高校形成人才网络,既发挥高端人才引领作用,又注重培育本土能人,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双方根据梳理的乡村建设、产业发展需求清单,针对性定制实践课题,通过‘实践调研—成果汇报—落地应用’闭环管理,确保高校智力成果有效落地转化。既破解了乡村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又推动师生将论文写在广袤乡土上,真正实现‘解决一批问题、储备一批课题’的良性循环。”赞皇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2023年起,清华大学已先后派出7批共105名师生深入赞皇乡村,完成了11份涵盖乡村建设、产业发展与政策实施的研究报告。今年8月12日起,第8批清华大学实践团队在工作站开展驻点服务。

“我们针对村容村貌进行问卷调研,写了关于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也进行了人才返乡人物的访谈,在此过程中,我们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收获颇丰。”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师生们不仅深入实地调研,更实实在在地参与改造与建设。在牛山沟村,团队引入红色研学主题,打造特色乡土学舍;在野草湾村,赵海翔教授团队,量身定制出“两核带两环、一线三组团”的整体规划。经过系统性规划建设,牛山沟村打造出融合传统风貌与现代功能的乡村新样板,野草湾村则形成产村融合的发展新格局。两村先后获评2023年、2024年河北省和美乡村重点村。牛山沟村更是获评2025年全国文明村,成为区域乡村全面振兴的示范案例。

未来,赞皇县将继续借助清华大学的人才优势、科技优势、智力优势,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吸引更多高校和社会力量关注并参与到赞皇县域发展当中。“赞皇县将进一步与清华大学深入开展合作,真正实现校地合作融合发展,开创双方合作共赢新局面。”赞皇县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来源:石家庄日报 记者 李坤晓)

编辑:齐永涛

责编:孟鹏博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