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平寺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组织辖区群众进行学习。
在治平寺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工作人员指导儿童阅读书籍。
群众在治平寺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暖心驿站休息。
唐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向辖区商户进行安全宣传。
群众在唐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理事务。
群众在治平寺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理事务。
在治平寺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工作人员为群众热情服务。
赞皇县治平寺街社区。(张晓峰拍摄)
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社区是基层自治的基本单元。赞皇县着眼于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持续优化党组织设置,丰富基层治理平台,创新为民服务方式,以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激活社区治理“神经末梢”,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效能。
强化党建 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基层党组织是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主阵地、总攻手,要充分凝聚各方资源推动社区治理,有效发挥多方力量提升社区品质。赞皇县积极动员社区治理骨干、党员居民等多方力量,通过常态化入户走访、线上征求意见等方式,深入了解居民的真实诉求,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经仔细摸排梳理,以居民的急难愁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实施社区更新改造。同时,充分激发党员、能人达人参与社区治理与为民服务的热情,在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党员作用的“全发挥”和社区力量的“全参与”。
该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吸纳社区党员与在职党员,成立“红哨子”志愿服务队,通过“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精准服务,践行民生“微实事”;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引领作用,将社区各方治理力量汇聚到唐街,发挥社区商圈合力,通过红马甲特色服务,更好解决商户急难愁盼问题,让“经济最活跃的地带”成为“党建最前沿的阵地”;树立“红色先锋”,引领志愿风尚:社区充分挖掘退役军人的榜样力量,组建以老兵为核心的“红色先锋志愿服务队”。他们脱下军装不褪色,在环境整治中挥汗如雨,在“洗城降尘”专项行动中冲锋在前,在背街小巷留下忙碌身影。更感人的是,老兵主动建立“群众需求清单”,带头认领完成群众“微心愿”。
树立品牌 大力激发治理能量
围绕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一主线,赞皇县众多基层党组织紧盯民生福祉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探索打造特色党建品牌,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的高效协同,不断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今,赞皇县以特色党建“绣花针”穿起多元治理线,于末梢精准发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一个个鲜活的特色党建品牌,汇聚起基层善治的磅礴力量。
打造星火·治汇星党建品牌。星火·治汇星,“治”取自治平寺街社区中的“治”字,代表党建引领,释放治理效能。“汇”代表汇聚社会力量,发动辖区共治,引导社会参与,双向奔赴,实现多元共赢。“星”是党组织领导下的各类组织和个人,每个参与社会治理的组织和个人都是一颗星,每一颗闪闪发亮的星火聚在一起,就是一团生生不息的火焰,即“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因此产生了星火·治汇星党建品牌。
创新“五彩五心聚合力,多元服务暖民心”的理念,引领社区发展,深化“红色初心、橙色惠心、金色同心、绿色怡心、蓝色安心”五心服务特色品牌,依托红色社区社会组织融合治理、提升服务,点亮居民小幸福,实现社区大融合,解锁社区治理“五彩”密码,激发社区治理新活力,推动基层治理取得新成效。
唐街社区探索党建引领“社区+商圈”融合共治新路径,整合社区党委、商户代表、物业公司、居民代表,形成“1+4”共治合力,建立要事共商、人财共管、难题共解、成果共享机制,创建“汇聚一唐·街为一家”党建品牌。“汇聚一唐”即通过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引领作用,将社区各方治理力量汇聚到唐街,发挥社区商圈合力,通过“能人我来当、商户我来帮、矛盾我来解、儿童我来爱、老人我来敬、平台我来建”六个红马甲特色服务,更好解决商户急难愁盼问题,让“经济最活跃的地带”成为“党建最前沿的阵地”,为商圈繁荣发展注入“红色动力”。
创新方式 绘就为民“枫”景
城乡社区既是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基本单元。与农村社区熟人相交的特点不同,城市社区的居民流动性更强,邻里间相对陌生。赞皇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进现代社区建设,致力社区治理变革增效,探索出以基层基础为支撑、共建共治为路径、惠民利民为目标,让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不断增强。
该县吸纳多元力量成立评评理调解队,创新建立“楼门长+专家”特色调解模式,队伍实现辖区全覆盖,矛盾隐患就地解决,全力打造“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样板。
与人大代表定期交流互动,将上级部署与当前基层党建、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相结合,增强社区治理能力。人大代表敞开心扉倾听居民最关心的身边事,听取他们对政策方针及社会热点的意见与建议,收集民情民意,做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和工作落实监督员,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中,为社区基层治理出谋划策。
探索实践的“带、走、看、听、问、记、办”七步工作法,成为破解治理难题的金钥匙。社区工作者随身“带”着小工具和记事本,“走”遍小区每个角落,紧“看”环境治安动态,倾“听”居民、商户、流动人口心声,询“问”掌握一手情况,“记”录形成详实民情日记,最终高效“办”理居民诉求。(来源:石家庄日报 记者 安献锋 刘世伟)
编辑:齐永涛
责编:韩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