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作为中国传统美食
历史悠久
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独特的
大豆制品
说起豆腐
就不得不提鹿泉区黄壁庄的卤水豆腐
因采用点卤手艺、古法制作而闻名
走进黄壁庄豆腐坊,屋内热气腾腾,一股豆香扑鼻而来。每天一大早,豆腐坊负责人高俊灵和爱人就忙碌了起来,将泡了一晚上的豆子磨成浆再煮沸,这些都是做豆腐的前期准备工序。期间,还得不停地关注并控制煮浆的火候,时而滤沫、时而搅拌。
“咱们的豆腐采用的是传统工艺,从上一辈老人们传下来的,已经有几十年了。整个工艺采用手工制作方法,做出来的豆腐特别好吃。”高俊灵说。
卤水豆腐制作过程复杂,黄豆需经过浸泡、磨浆、滤渣、煮浆、点卤、压制等一系列工序,最终才能变为真正的豆腐。做豆腐既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稍有不慎,豆腐就会出现不结实、容易碎、口感差等情况。
高俊灵介绍,做豆腐点卤水很重要,点的卤水少豆腐嫩,做出来的豆腐发软、不成型;放的卤水多,豆腐发硬,不好吃,口感不好。豆腐坊凭着多年的制作经验,加上黄壁庄甘甜的水、优质的黄豆,做出来的豆腐口味好,还好吃。
点完卤水的豆腐逐渐凝固,再经过两次压制后豆腐便会成型。揭开棉纱,洁白如玉、质地细嫩的黄壁庄豆腐香气充盈着整个豆腐坊。
高俊灵说:“豆腐坊一天大概生产一千斤豆腐,1/4在当地销售,剩下的就到了农产品批发市场,今年销售出去的豆腐比往年多了三、四倍。”
黄壁庄豆腐坊销售点负责人康少鹏说:“咱们黄壁庄豆腐每天早晨到这儿就是七八百斤,当天基本上都能销售完毕,最远的地方就是山西的阳泉一带。随着春节临近,豆腐的销量肯定还会进一步增加。”
从之前的家庭小作坊,到如今的现代豆腐加工作坊,黄壁庄豆腐不仅保留了原先的传统工艺,而且还扩大了生产规模。在黄壁庄镇的帮助下,高俊灵的豆腐在石家庄国际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开设了销售点,黄壁庄豆腐逐渐走出乡村、走向市场。(来源:冀云鹿泉)
编辑:吴楠
责编: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