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裕华丨开展“文化志愿同行 馨香惠泽邻里”主题文艺活动
发布时间:2025-06-30 09:48:28 来源:无线石家庄

图为燕港新村社区老年人在一起交流缝纫技巧。

近日,由燕港新村社区老年文艺爱好者开展的“文化志愿同行 馨香惠泽邻里”为主题的文艺活动如期举行,让社区洋溢着欢乐的氛围。在燕港新村社区,通过“文艺演出+志愿服务”的创新形式,已成为定期举办的文化活动之一。

燕港新村社区作为老龄化程度超过20%的社区,如何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在裕华区委社会工作部、槐底街道党工委的指引下,燕港新村社区以“为老服务队”志愿服务为抓手,构建起“党委统筹—多方协同—志愿服务”立体化服务体系,为社区交出了一份饱含温情的基层治理答卷。

强健体魄焕活力

在富强公园里,每天早上都会准时响起悠扬的音乐声。30多位银发学员在志愿者的指导下,认真练习八段锦的每个动作。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如今的从容舒展,老人们不仅掌握了养生功法,更收获了满满的“精气神”。

燕港新村社区打造了一支由党员志愿者、社区楼长、低龄老人和热心居民组成的“为老服务队”,志愿服务队以“党建红”为引领,从最初的10人发展至31人,并成功联动53家爱心商家、基金会、高校等社会力量,根据志愿者的特长,为社区老人提供温情服务。

除此之外,燕港新村社区还精心培育了多支特色文体团队:优雅的模特队、韵味十足的京剧社、活力四射的舞蹈队等,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活动室热闹非凡。每逢传统佳节,这些团队就会变身舞台“明星”,为街坊邻里献上精彩演出。

在燕港新村社区,社区党委为老年人打造了形式多样的便民空间,根据老年人的生活技能,提供相应的生活用具,让老年人每周都能享受到不一样的生活体验。

每周三上午,设在社区活动室一角的缝纫机手工“驿站”总是格外热闹。一台缝纫机旁边整齐摆放着各色线轴、剪刀和量尺,为有需要缝补的老年人提供缝纫工具,重温年轻时精湛的缝纫手艺。

“线要这样走才结实。”老人们一边交流缝纫技巧,一边分享生活趣事,欢声笑语不断。78岁的赵晓兰向大家展示她正在缝制的套袖、布包、手机袋等,她熟练地操作缝纫机,针脚细密均匀;68岁的王振杰老人则坐在一旁,戴着老花镜认真缝补孙女的书包带。

窗台上的绿萝生机盎然,缝纫机的“哒哒”声与谈笑声交织,让整个手工驿站洋溢着温暖氛围。在这里,几位有缝纫技能的老年人发挥志愿服务精神,主动教大家学习缝纫技巧,将每一块边角布料赋予新生,每一份手艺都能得到传承,每一份邻里情都在针线交织中愈发深厚。

而每周四社区的“红色影院”则带给老人们不一样的精神享受。当《铁道游击队》熟悉的旋律响起,74岁的于春生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这些老电影啊,每一帧都让我想起当年奋斗的激情岁月!”经典影片不仅唤醒了老人们的红色记忆,更让年轻一代看到了永不褪色的革命精神。

一针一线交织间,邻里温情悄然滋长;一帧一幕里,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两项特色活动,让老人们在收获快乐的同时,更找到了精神的归宿。

数智生活更便捷

“真方便啊,动动手指就能送到家!”近日,老人宋肖迎用手指点开购物APP,她一边念叨一边滑动屏幕,输入“加绒护膝”,对比图片和价格后,最终选定了一款。付款、输入密码,一气呵成。“多亏了志愿者教会我手机上购物,大约用时三天,货就能送到家,动动手指就办妥了,这日子真舒坦!”宋肖迎高兴地说。

每周二燕港新村社区党群活动中心举办的“智慧课堂”总是充满欢声笑语。为老服务队的志愿者指导着老年人按步骤操作智能手机:“张老,您点开这个绿色图标,再选择‘扫一扫’,就能轻松付款啦!”

从最基础的微信视频通话,到实用的地图导航;从便捷的养老金认证,到重要的防诈骗技巧,这些“数字老师”们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社区长者逐步掌握智能生活技能。经过持续开展的多场面对面教学指导,69岁的姚爱英已经能熟练地在网上购物,被邻居们亲切地称作“网购达人”。

“现在缴水电费、和孙子视频,我自己都能搞定!”社区老人脸上洋溢着自豪。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手机教学,更是让银发族真正握住了开启数字生活的金钥匙,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收获了满满的参与感和幸福感。

燕港新村社区以“为老服务队”志愿服务为抓手,广泛开展爱心助老,创新建立“爱心敲门”长效帮扶机制,为50余位孤寡老人建立专属档案,与高龄老人结对帮扶,在传统节日开展暖心慰问,定期上门打扫卫生、代购药品等贴心服务。从健康守护到心灵滋养,从智能助老到邻里守望,通过多元共治共享,让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更具活力,用实实在在的邻里情温暖着社区“夕阳红”。(来源:石家庄裕华发布)

编辑:齐永涛

责编:韩巍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