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为推进未成年人对清明节文化的了解,增强未成年人的动手能力,在清明节到来之际,裕华区裕翔街道师大科大高校社区党总支联合河北师范大学志愿者、青苗幼儿园开展“话清明 承传统”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旨在让辖区未成年人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引导未成年人学习中华民族历史文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开启了社区“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河北师范大学的志愿者们首先向孩子们介绍了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扫墓祭祖、放风筝、蹴鞠、射柳、植树、荡秋千等都是清明节的民间习俗,青团则是民间在清明节吃的一道传统点心,具有纪念先人、追求团圆的寓意。随后,志愿者们向在场的小朋友们发放了活动物品,每人一套超轻粘土和一包卡纸,大家以“青团”为主题,用超轻粘土制作手工作品。小朋友们拿到粘土后,都迫不及待地开始制作起来,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通过揉、捏、搓、贴等动作把超轻粘土塑造成型,现场氛围认真又快乐,一个个“青团”“树枝”“花瓣”在小朋友们的巧手下逐渐成型,看着自己的一个个作品,大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活动最后,志愿者将早已准备好的柳枝分发给每个小朋友,向孩子们介绍了柳枝的编织技巧和注意事项,孩子们专注地聆听着,眼神中充满了期待。随后,编织环节正式开始,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材料,小心翼翼地编织着自己的柳环。整个活动现场洋溢着欢声笑语,孩子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享受着编织的乐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一个个美丽的柳环呈现在大家面前,孩子们戴上自己亲手编织的柳环,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满足的笑容。
清明节伴随着万物复苏,也伴随着思念感怀向我们走来,诉说着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渊源和精粹的人文精华。本次清明节主题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了制作青团与柳环的乐趣,更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清明节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氛围。下一步,师大科大高校社区将继续举办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让民俗文化不断焕发新的活力。(来源:石家庄裕华发布)
编辑:吴楠
责编: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