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井陉矿区新增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井陉矿区龙鼓、拉花、社火、杨氏太极拳、木雕。
井陉矿区龙鼓是以社火鼓点为主乐的一种表演形式,主要表现形式为“龙鼓”“龙舞”“舞龙”。 曾多次登上中央、省、市新闻媒体,亮相于国际频道,成为石家庄市的特色文化品牌。
井陉矿区拉花,类属北方秧歌,既高雅又深沉,既刚健又柔美,既热烈又苍凉。2007年4月,参加中央电视台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荣获三等奖;同年7月赴香港参加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全国舞蹈大赛,荣获最高奖“金紫荆花奖”。
井陉矿区社火是石家庄西部山区的民俗艺术瑰宝,是井陉矿区独有的民俗文化艺术,分为红脸社火和白脸社火。传承至今,全区共有社火队员千余人,是矿区人民对民俗文化的巨大创造。先后组织白彪红脸社火进京展演以及在矿区举办石家庄市社火节。
井陉矿区杨氏太极拳流传于井陉矿区一带,历史悠久,有很大的群众基础和社会价值,练习人数约300余人。近几年,王秀荣率团队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及省市太极拳比赛及石家庄市社火节、河北省旅发大会、文化游河北拍等活动,多次登上中央、省、市新闻媒体。
井陉矿区木雕技艺经过代代相传,不断创新,凝结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传承了独特的民俗风情。2012年,高恒获“河北省园林博览会”一等奖、“中国第十四届根艺石艺博览会”精品称号。其作品《蛇》《舞》《火炬》三件作品被河北省习三民俗博物馆收藏。
截至目前,井陉矿区现有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4人,市级19人,区级153人,展现了井陉矿区多样性的文化,让非遗文化在传承创新中焕发了新的活力。
来源:井陉矿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