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突发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45岁以下的中青年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卒中发作时,时间就是大脑。”每耽误1分钟大概有200万的脑细胞死亡,因此,早期识别、及早就医非常重要。
卒中早期有“信号”,及时识别很重要
早期识别脑卒中,要记住“120口诀”:“1”就是看面部是否对称,有没有口眼歪斜,这是能够发现脑卒中危险的一个信号;“2”就是看肢体,一侧肢体有没有无力和麻木;“0”是看语言表达是否有困难,或者有词不达意、听不懂别人说话的现象。以上这些都是脑卒中发生的前兆,如果发现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送到有治疗条件的卒中中心和专科医院进行救治。
“放血”“服药”急救心切反而耽误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的救治时间非常重要。目前,缺血性脑卒中的救治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法,一个是静脉溶栓,一个是动脉取栓。
“扎手指、扎耳朵放血叫作放血治疗。”专家表示,放血会造成活动性出血,而这种开放性的出血是静脉溶栓的禁忌。即使患者及时发现症状并迅速就医,也无法使用溶栓药物进行治疗,导致失去治疗机会。因此,脑卒中发生后,不要使用放血治疗的方法,要尽早到医院接受规范治疗。
有些患者家中会备有阿司匹林等一些“救命药”。专家提示,这时,家人自行判断、服药并不安全。其一,有很多脑卒中患者意识并不清晰,自行服药会造成窒息等一系列问题。其二,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即脑出血,是血管破了;缺血性卒中是脑血管堵了。如果脑血管堵了后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是可以的,但脑血管破了,用这样的药物就会加重出血。“在没有接受正规的CT扫描检查之前,脑出血、脑梗死的有些症状是相似的,即使是有经验的医生,有时也判断不了。”专家表示“在没有辨别清楚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不要在家里自行服药。”
专家指出,正确的做法,第一是拨打急救电话;第二是让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因为意识障碍导致的呕吐造成的窒息,第三是不要喂食喂药。
四个因素让年轻病例越来越多
“近几年来,年轻人的卒中发生病例越来越多。”专家认为,四个方面的因素导致了这一现象。其一,忽略体检。很多年轻人并不知道自己得了基础病,还有一些年轻人知道自己有基础病,但未能很好地控制病情,最终造成血管硬化,导致脑卒中的发生。其二,熬夜、久坐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从而诱发脑卒中。其三,心脏有问题,尤其是有房颤或先天性心脏疾病,会导致心脏产生血栓,而血栓会“顺流而上”,造成脑血管堵塞,最后导致心源性脑卒中的发生。其四,全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疾病等,都会导致年轻人出现卒中。另外,女性长期服用避孕药、长期吸烟等,也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生率。
专家强调,大部分脑卒中可防可治。尽早发现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早期做好控制,就有可能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编辑:齐永涛
责编:韩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