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流感 从科学防护开始
发布时间:2025-09-17 06:57:03 来源:无线石家庄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作为一种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季节性高发的疾病,流感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大量感染病例,甚至导致重症和死亡。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病毒变异快、传播力强,易引发大范围流行。感染后,患者常出现高热、咳嗽、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并发肺炎、心肌炎、脑炎等,甚至危及生命。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流感导致的死亡人数可达数十万。尤其对于老年人、婴幼儿、孕妇及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流感风险更高,疾病负担更重。

预防流感,多维度科学防护是关键。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可显著降低感染及发展为重症的风险。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每年疫苗组分更新,因此需每年接种。医务人员、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及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以及托幼机构、学校师生等密集场所人员,这些重点人群推荐优先接种疫苗。为保证在流感高发季前获得免疫保护,建议大家在10月底前完成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时应注意,接种完成后需在现场留观30分钟,对疫苗任何成分过敏或既往接种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者禁止接种,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或处于发热期者建议痊愈或病情稳定后接种。流感疫苗与其他疫苗可同时接种,但需分部位接种。

有人认为接种疫苗会有严重副作用,这是错误的。多数人在接种后仅出现短暂局部疼痛或低热,严重过敏反应极为罕见。还有人认为接种疫苗后,不会再得感冒,这也是错误的。流感疫苗能有效防护流感病毒,而对于普通感冒(由其他病毒引起)则无效。

除接种疫苗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同样重要。注意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飞沫传播。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乏力等)时应及时就医,居家休息,减少疾病传播。

增强个体免疫力有助于抵御病毒,日常应注意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避免过度油腻。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提升体质。保证每日7至8小时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烟酒会削弱呼吸道的防御力,增加感染风险,因此也要注意戒烟限酒。

流感防控不仅是个人健康问题,更关乎社会整体健康环境的构建。降低流感的发病率可减少医院就诊压力,避免医疗资源挤兑,也能减少因病缺勤、劳动力损失,维护社会生产效率。此外,高流感疫苗接种率可形成群体保护,降低病毒传播链,更好地保护未接种者。

流感可防可控,但不可轻视。通过科学接种疫苗、践行良好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每个人都能成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让我们携手行动,构筑坚固的流感防护网,共同守护健康生活。

(刘艳超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

(来源:石家庄日报)

编辑:郝若羽

责编:韩巍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