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课堂丨聊聊肿瘤患者吃饭那些“想当然”的误区
发布时间:2025-07-18 11:06:58 来源:无线石家庄

在肿瘤治疗过程中,饮食护理往往被患者和家属视为重中之重。然而,不少人凭借直觉或道听途说形成的 “饮食常识”,其实可能陷入了 “想当然” 的误区,不仅影响营养摄入,还可能干扰治疗效果。今天,我们就来细数那些常见的饮食错误观念,帮肿瘤患者避开营养 “雷区”。

有些患者认为,减少进食能让肿瘤缺乏营养而 “饿死”,这种想法完全违背了医学原理。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远强于正常细胞,即便在营养匮乏的情况下,它们也会优先掠夺人体的能量和养分,最终受损的反而是正常组织和器官。临床数据显示,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化疗耐受度显著下降,影响生活质量。正确的做法是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合理进食,为身体提供对抗肿瘤的 “战斗力”。

与之相反,“大补特补” 同样不可取。家属们常觉得患者身体虚弱,于是顿顿不离人参、燕窝、海参等名贵补品。但过量食用高蛋白、高脂肪的滋补品,可能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问题。特别是在化疗期间,患者的消化功能本就减弱,盲目进补反而会影响正常饮食的摄入。

“完全忌口” 是另一个常见的认知偏差。民间流传着 “吃发物会加速肿瘤生长” 的说法,让患者对鸡、鸭、海鲜等食物敬而远之。事实上,现代医学中并没有 “发物” 的明确概念,除非患者对某种食物过敏,否则无需过度忌口。长期严格忌口会导致营养不均衡,除了治疗期间明确需要避免的食物(如化疗期间忌辛辣刺激),其他食物均可适量食用。

还有人认为 “口味越清淡越好”,甚至让患者长期吃白粥配咸菜。这种做法看似 “健康”,实则会让患者因食欲缺乏而摄入不足。肿瘤治疗常导致味觉减退、恶心等症状,适当在食物中加入葱姜蒜、柠檬汁等天然调味料,既能提升口感,又能刺激食欲。保持良好的食欲和进食兴趣,能帮助患者更好地坚持治疗。关键是要在 “清淡” 与 “美味” 之间找到平衡,比如用清蒸、炖煮的方式烹饪,既保留营养又易于消化。

肿瘤患者的饮食管理,本质上是为了维持身体机能、增强治疗耐受力。那些 “想当然” 的饮食误区,往往源于对肿瘤代谢的误解和对营养知识的欠缺。建议患者和家属与医院营养科医生沟通,根据治疗阶段、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才能真正让 “吃饭” 成为对抗肿瘤的助力而非阻力。

作者:河北省人民医院肿瘤科 李娜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