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是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文明与法治”教育主题月。为此,八年级致远团队结合学生成长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启动“模拟少年法庭”法治德育校本课程。通过沉浸式模拟全新案例的庭审现场,让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认识青少年刑事案件的司法程序,在情境化、体验式学习中,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和守法意识。
4月3日,八年级模拟少年法庭再度敲响法槌,从“书记员”宣读法庭纪律,到“审判长”敲响法槌宣布开庭,“法官”“检察官”“律师”和“被告人”各司其职,瞬间将在场观摩的全体师生带入紧张严肃的庭审氛围中。
此次模拟庭审围绕一起因校园欺凌而引发的校外斗殴致人重伤案件展开。在还原案件细节过程中,展现了欺凌行为从日常摩擦演变为严重伤害的全过程。控辩双方就案件事实、证据认定和法律适用展开激烈辩论,严谨的质证和精彩的辩论让现场师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法律的威严与公正。
模拟庭审结束后,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进行了精彩的“拍案说法”,细致剖析了整个案件的来龙去脉,带领同学们重温了法律相关知识,提出了文明与法治共建的发展目标。杨老师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相处过程中务必掌握分寸,始终以礼待人、友善待人,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自身法治观念,从思想和行动上远离违法犯罪,共同营造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
同学们观摩此次模拟庭审后,对法律程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深刻认识到行事需三思而后行,学会控制情绪,在日常交流中,要时刻将文明用语挂在嘴边,坚决避免因一时冲动而酿成大祸。
“模拟少年法庭”法治德育校本课程是石外八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刑法内容的必要补充。此次模拟少年法庭课程是将校园欺凌这一备受关注的现实问题与法律知识深度融合,实现了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增强了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希望同学们能从此次课程中获得深刻启发,努力成长为一名德法兼修、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学生,用实际行动打造文明校园靓丽风景线!
编辑:郝若羽
责编: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