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长的能力,是一门需要磨练的手艺
发布时间:2017-08-09 17:42:06 来源:

许多人都有同样的愿望,期待收获自我成长,但有的人因为没有恰当的办法,连最初的许多优势都一个个失去,反而是一些最初不占优势的人,小步向前,却可以在成长的路上越走越远。那么,这里面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能体会事物的细微差别,还是把新事物纳入已有的认知

我以前有一位个案,每次我们谈话,她都会用自己的想法转化一下,比如我们多次一起去觉察她情绪的变化,然后梳理和觉察她情绪变化的全过程,她告诉我说:我懂了,就是什么都只能靠自己才行。后来,当我们去关注她的需要,她理解的意思是自己要变得更好就可以了。

在她的认知里,只有靠自己、要变好、更独立这类自我要求,只是这些部分需要很多的功课去支撑,比如情绪管理,比如学会觉察自己的需要,并通过自我意识来完成互动。当她以为这是一回事时,就无法体会到细微的差别,无法真正完成这些最重要的功课。

还有,我经常遇到一部分很不习惯觉察自己的人,他们常常有一些细微的进步,却不被自己看见,反而老是责怪自己:你为何还是这样,你为什么不能做好。这样的自我贬低,就让好好的变化就这样被终止。

每一次明显的变化,都由许多细微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累积成。只有当你开始用好奇的眼光去看自己,学会珍惜这些细小的收获,一步步支持自己不放弃,这样的成长才会得以持续,收获丰硕的结果。

所以,成长的过程,一定是挑战自己过去认知的过程,当你开始关注自己,能够持续地支持自己,体会自己每一步的细微差别,你才能踏着自己的经验前行。

保留在知道层面,还是逐步转化成自我觉察

我在学习家庭治疗时,不仅要学习理论技术,还要用学的理论去看懂老师如何做咨询,之后还要还要看很多的咨询录像,抽丝剥茧地去看咨询技术是怎样穿插到咨询中去的。到自己的运用时,再开始一点点练习,反复去看自己的逐字稿,觉察自己为什么会做成某一个结果。

当经历这样的历练,咨询技术就不仅只是技术,而是一门跟自己紧密相连的手艺,而你会清晰地知道自己你什么时候会做得很好,有哪些地方还需要不断完善。

这跟心理咨询对人的改变是一样的道理。很多人都觉得,如果咨询师告诉我方法,让我看见了关系中问题,我就可以立刻发生改变。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从最开始的表面知道,到用觉察去思考时知道,再到在遇到问题那一刻自我意识就知道,这需要走过一条稳定的重建意识之路。

如果知道的东西并不会用,就不是真的知道,而是一个表面的理论。只有去尝试用知道去思考,反复练习,知道的东西才会变成意识中的一部分,最终真正改变我们自己。那些感到成长艰难的人,大多都把自我成长保留在知道的层面,却没有将知道逐步转化成自我觉察。

想解决问题,还是想学习一种能力

有很多人说,我不想成长,我只想解决现在的问题。实际上,成长和面对问题,是一对孪生姐妹。如果你拒绝了成长,你自然不会很好地发展出面对问题的新能力。但如果你因为一个问题,而开始自我成长,你就学会了一门终身受用的手艺,这门手艺最开始就会在你现有的问题上看到变化。

所以,决定一个人最终能走多远的,往往是他一开始就决定往哪里去。不能把问题看得简单,也无须把问题看得复杂,问题本身只是为了让你从中学会面对问题的能力。

自我成长的能力,是一门需要磨练的手艺,越用才会越好用。当你从一个问题开始去磨练自己的手艺,你不仅可以解决问题,最终还能学会成长的能力。一旦明白了这个能力很重要,你就可以持续去锻炼自己的这个能力。

如果你多一些意识,艰难的问题大多是未来的一剂免疫。而任何时候,如果你掌握了一种能力,你就要不断地用它,这门技艺会加倍回报你。

我相信每个人身上都有这个能力,心理咨询和医学治疗的最大不同在于,我们从来不会忽略每个人身上深藏的潜力,在这段持续的关系里,我们会帮助你学会使用这种能力,当你习惯去用时,你就已经跟过去大不相同了。

(美灵心生活)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