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初九缘何叫“重阳”?历史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古人以“九”为阳数,日月逢九,两阳相重,名曰“重阳”,又称“重九”“双九”,或“九九重阳”。

王斌 作
“重阳”一词或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魏晋以后,“重阳”的节日气氛渐趋浓重,到唐代形成民间节日,或登高望远,或舒展筋骨,或啸咏骋怀。登高、赏菊、插茱萸等民俗内涵也日益丰富,并沿袭至今。

王斌 作

曹一 作

曹一 作
重阳节为何又叫“老人节”?“九”作为阳数之极,又被称“极阳”或“老阳”,“九九”与“久久”谐音,意味着长久、高寿。因此,从1989年开始,我国把每年的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曹一 作

中国传统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核心是晚辈对长辈的“孝”,在过好传统节日的同时,我们还应承担起延续中华文化记忆的责任,把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策划:刘琼 肖潇
编辑:马蕾
责编:韩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