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马路的间隙 她写了许多诗
发布时间:2023-12-17 09:25:33 来源:人民网

“我的工作是扫大街,

可我要是只会扫大街,

日子还有啥奔头儿?”

为什么读书、写作?

王俊喜有自己的答案

在工作间隙读两页书

写两段文字,是最幸福的事

“我一边扫地,一边琢磨文章,

当笔,大地作纸,

‘写’到天边也不嫌累。”

图片

69岁的王俊喜

是河北沧州的一名环卫工人

每天在县城最热闹的街道上为生活奔波

然而,在奔波的间隙

她还有另一个爱好——写诗

她写诗,也写故事

从回忆到感悟

再到身边的人和事

生活有很多艰辛

文字却给了她勇气和力量

图片

“骄阳散发了一天的热量,

疲惫不堪躲到西山上,

那金色的余晖依然闪烁着光芒,

照耀着阡陌原野和村庄……”

这醉人一幕

出现在王俊喜的工作间隙

“刚好能看到太阳下山,怪好看的,就想着写写。”

她把车停在路旁

在手机上敲出上面这段文字

地上的半张报纸进入王俊喜的视野

她像往常一样下车去捡

因为没带长夹和簸箕

也比平时更快一些

保持街面整洁是她的职责所在

而看到文字就忍不住去读

是她从小落下的“病”

她捡起那半张报纸

上面的文章既没头又没尾

却丝毫不妨碍她看得入迷

“读书始终是我最大的爱好,

也是我最大的遗憾。

我只读到了小学四年级就被迫退学。

这些年里,看书成了我弥补遗憾的唯一方式。”

王俊喜说

图片

“用文字码一间宁静的书房,

放进唐诗宋词、百家文章,

不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

书房里总是百花齐放

有了它们,生活才充满希望……”

这是王俊喜最近写的一首诗

描绘出了“一间充满宁静与智慧的书房”

而事实上,她没有书房

清洁工的工作全年无休

早上四五点钟开工

晚上七八点钟才到家

图片

王俊喜大部分作品

是在工作间隙完成的

看见有意思的人和事

或者来了灵感

就在马路边倚着笤帚在手机里敲上两句

她用微信把这些只言片语

发给自己

每个对话框旁

都带着发送失败的叹号

这是王俊喜独有的创作方式

因为王俊喜每个月的手机资费只有8元钱

出了门就没法上网

她就把想到的文字

用这种方式记录下来

晚上到家后再整理成完整的文章

图片

但即便是在家

真正属于王俊喜的时间也十分有限

晚上七八点钟到家后

做饭、收拾家务、喂鸡喂鸭……

等到把这些事情全忙完

已经是夜里10点以后

“每天只有躺在床上的时间,

是真正属于我自己的踏实、自由、没有顾忌。

我经常一写就是两三个小时,

写完立马就给报社编辑发过去。

好几次,文章发过去

才意识到已是后半夜了。

天亮了第一件事,

就是向对方说抱歉,

对不起,吵醒人家了。”

王俊喜说

图片

是读书和写作让平凡的王俊喜平凡而不平庸

就像她在诗里写的那样

“骨子里有一份朴实和坚强,

尽管生活多灾多难,

把一切伤痛都藏在心里,

在坎坷的人生路上,

笑着迎接每一天初升的太阳。”

王俊喜有个愿望等退休了,

她写本回忆录名字就叫《怎能忘记》

“谁的生活不值得记一记呢?

如果人人都有一份能量发一份热,

就会到处充满温暖。

国如此,家亦如此。”

为带给我们温暖和力量的

王俊喜大姨点赞!

编辑:王珊

责编:孟鹏博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