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题记
不管时光流逝的多么快,有些历史事件和时间节点,我们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今天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也是在这一天,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斗争,彻底打败了法西斯主义。
今天,河北省省会的几位专家学者、文化达人,河北师大原副校长陆军恒、石家庄市委宣传部原二级巡视员阎国文、河北师大博士生导师王玉平教授、河北省文旅厅原处长舒艳、河北省文物局原处长李宝义、河北经贸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孙振杰、河北省红色旅游协会秘书长徐平海等,在河北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王律先生和燕山大学刘维尚教授召集下,聚集在石家庄大剧院文化名家工作室,共同研讨抗战胜利的意义。大家首先参观了“石家庄红色印记收藏展”、王律工作室的“纪念长城抗战90周年文献收藏展”,现场聆听了王律先生声情并茂的演讲。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共同缅怀为国牺牲的先烈们,共话维护和平珍爱和平的重要性。大家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谈了看法和意见,我听后很受教育、很受启发。
时间回到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以武力侵占中国东北。6年后,1937年7月,随着卢沟桥的一声枪响,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他们滥杀无辜,血腥地屠杀中国人民,仅南京一地,就杀害了30多万中国人。从1931年到1945年间,中国人民生灵涂炭,受尽蹂躏,超过3500万军民伤亡,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6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沦陷……
面对日军的残暴侵略,顽强不屈的中华民族一刻也没有放弃抵抗。无数不甘屈辱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以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
在东北,抗日民主联军不畏严寒强敌,坚持抗战十四年。
在华北,抗日军民通过地道战、地雷战、游击战等方式有力地打击日军。
在上海,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士英勇抗战,重挫其嚣张气焰。
在北京,卢沟桥畔的抗日将士如同那充满灵性的雄狮,毅然同入侵之战展开了决战。
在平型关,八路军首战告捷,打败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鼓舞了全国抗战的信心。
在台儿庄,爱国将士浴血奋战、慷慨赴死,有的和敌人同归于尽……
在全民英勇抗战的日子里,长城抗战是非常悲壮的一场战斗,是中国人民早期抗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3年,日军在吞食了我东三省、扶持成立伪“满洲国”后,又把毒手伸向了热河省。热河省是连接东北和华北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为保卫国土,中国国民革命军(东北军、西北军、中央军等),在长城的义院口、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罗文峪等地,奋起抗击侵华日军,谱写了一曲慷慨悲壮的抗日战歌,赢得了国人的称赞。从1933年的2月到5月历时三个多月,我军顽强抵抗、浴血奋战,取得了局部的胜利,特别是29军大刀队的敢杀敢冲,大大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真正实现了“全国人民动员起来,武装起来,参加抗战,实行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的举国上下全面抗战的局面。作曲家麦新根据国民革命军第29军“大刀队”杀敌的事迹创作出《大刀进行曲》,又名《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在上海的文化战士田汉为电影《风云儿女》创作主题曲,发出了“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新的长城”的呐喊,以后经聂耳谱曲,定名为《义勇军进行曲》,给当时的全民族抗战提供了精神动力。解放后《义勇军进行曲》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也为长城抗战、长城文化注入了灵魂。
14年挥洒血泪的不屈抗争,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抵抗外敌取得真正意义上的伟大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形式宣布停战。同年9月2日上午9时,日本政府代表在停泊于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上,向包括中国在内的盟军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
弹指一挥间,抗战胜利78年过去了,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取得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正在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今天,我们纪念抗战胜利,更懂得和平的珍贵,更懂得强国的意义。
“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历史不应忘记,让我们一起致敬抗战中的英雄儿女,致敬这场永不妥协的伟大抗争!
作者简介
闫国文,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文化安全与建设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石家庄市政府参事、二级巡视员,历史文化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