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关于各种作品抄袭的撕逼和争论从未停止。比如娱乐圈的翟天临就因为论文抄袭而被大家所不齿。不过,抄袭这事,自古便有,前人就曾说过,“自古文章一大抄”,甚至相较于现代,古代的抄袭现象可能比现在还普遍。
古代,由于缺乏版权保护机制,信息交流也不顺畅,抄袭行为很难被追究;再加上古人的仕途往往与作文能力密切相关,在低风险和高收益的刺激下,抄袭现象在文坛上泛滥成灾。不要说一般的格式借鉴、意境模仿,甚至一字不落地“复制黏贴”都大有人在。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大才子宋祁抄袭前人作品的故事。
宋祁,北宋人士,诗词语言工丽,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名满天下,世称“红杏尚书”。一日,他骑马走在路上,忽然碰到一队宫里的车队,出于礼仪他避让在旁。等待的过程中,忽然从一辆车中传来女子清脆的声音:“小宋。”
宋祁抬眼望去,只见车队中的每辆车都遮得严严实实,完全弄不清是哪一辆车在呼喊他。但宋祁已被这一声女声呼唤得心神荡漾,心中感触万千,于是他挥笔写下了一首《鹧鸪天》: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游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稍稍有些文学常识的人一读便知道,如果按现在的标准,宋祁简直抄袭严重——“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这四句完全是照搬了李商隐的诗,未改一个字,连标点符号都没变动,而“金作屋,玉为笼”显然是化用了“金屋藏娇”,至于“车如流水马游龙”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后汉书》中“车如流水,马如游龙”的稿。
一共不过八句的词,宋祁就只有前两句完全是自己的原创,其他通通都是“借用”,这简直堪比翟天临啊!
不过,宋祁并没有因为这首《鹧鸪天》被人痛骂“抄袭狗”,相反他这首词在京城中流行了起来,甚至传到了皇宫里,被当时的执政者宋仁宗看到了。于是,他召唤宋祁进宫,将他写的《鹧鸪天》扔在宋祁面前。
宋祁一看,吓得赶忙跪地谢罪,不料宋仁宗哈哈一笑,对他说,“蓬山不远”,然后仁宗喊出当日在车队呼喊“小宋”的宫女,将她赐给了宋祁。
宋祁作为一个“抄袭狗”,没有受到任何处罚,甚至还凭一首伪原创词作抱得美人归,这种行为在今日看来,简直令人发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