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初寒,
渚泽尚青,
天气上,
地气下,
天地不通,
今日始为立冬。
露水一点点凝结白汽,
枫丹一层层染成墨色,
丛林霜上添霜,
夜晚长复更长。
秋意绚烂如刀光,
在最浓时,
就这样,
被冬天收进了鞘。
立冬一节,
把南北分为两色。
北国清霜冷絮,
南国则“小阳春”回溯,
即使寒风初彻,
也迅速回暖,
让江南的人们,
抓紧这最后的余热。
立冬三候
五日为候,
三候为气,
立冬之气,
是冬日大节。
初候,
水始冰。
捧起秋水,
从清凉转为冷冽,
游鱼下潜,
蒲草凝结。
次候,
地始冻。
再五日,
拂晓朔风起,
土壤黏着露水,
慢慢冻结,
踩上去,
是冬日独有的
颗粒感。
末候,
雉入大水为蜃。
雉为大鸟,
蜃为蛤。
立冬后难以见到雉,
古人便认为,
雉变为大蛤。
其实,万物如雉,
立冬后都藏了起来。
立冬之意,
便在于藏。
立者,
建立也,
冬者,
终也。
作物全部收晒,
动物开始冬眠,
万象归静。
立冬后,
人也随万物冬歇。
把稻浪收割,
把百果采毕,
把红林赏尽。
看罢最后一抹嫣红,
棉衣开箱,
暖炉上炕,
围炉煮茶,
闲话暖阳,
不知浮生半日。
立冬后的日子,
闲于屋内,
计日而过。
立冬 · 夜醉
冻笔新诗懒写,
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
恍疑雪满前村。
--李白《立冬》
立冬过后,
人是慵懒的,
日光渐短,
闲来贪恋半日暖阳,
到了晚上,
墨都凝结在了笔端。
干脆洒脱掷笔,
红泥火炉,
温酒一壶,
让琼浆温暖手脚,
温酒入肠,
灵感也会随之喷薄。
恍惚中,
墨花如木月如雪,
的确,
醉等一场雪来,
不就是冬日的浪漫所在吗?
立冬 · 江游
人逐年華老,
寒隨雨意増。
山頭望樵火,
水底见漁燈。
浪影生千叠,
沙痕没幾稜。
峨眉欲還觀,
須待到晨興。
--范成大
《立冬夜舟中作》
立冬之后,
百景归肃,
枯树吟独,
少了几分颜色。
逐光暖行,
不如夜游江边,
看浪影千叠,
沙痕映冷月。
水面渔灯微亮,
依稀能映照出山影,
而只有待到天明,
才能看到山色。
立冬 · 相贺
冬至之日进酒肴,
贺谒君师耆老,
一如正日。
--崔定《四民月令》
立冬之日,
季节交替,
每逢此时,
人们更换新衣,
庆贺往来,
一如年节,
汉代即有此俗。
细民男女,
交相出谒,
办冬学、
拜师活动,
都在冬季举行。
辛苦了一年的人,
终于在冬天来临之时,
得闲犒劳自己,
美酒佳肴在前,
亲朋好友在侧,
共享这一季的温暖。
立冬 · 藏暖
立冬月,
此谓闭藏,
水冰地坼,
无扰乎阳,
早卧晚起,
必待日光,
使志若伏若匿,
若有私意,若以有得,
祛寒就温。
--《皇帝内经》
冬天最宜养生,
天寒地坼、
万木凋零、
生机潜伏避寒之时,
人也要藏暖。
暖被中,温柔乡,
一觉初醒,温香沉沉,
晨光依然熹微,
于是再回笼一觉,
任凭自然醒,
怕是冬天最大的快乐了。
立冬之时,
正是补嘴空。
北吃饺子南吃葱,
铜锅羊肉好过冬。
炭火烧得锅里清汤滚热,
煮着一家人
冬天的动力来源,
再配上一杯冬酿美酒,
这一冬,
算是圆满了。
今日立冬,
冬天是真的来啦!
- END -
(匠心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