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嘈杂而繁重的日子,实在需要去透一透气
发布时间:2017-09-03 17:53:58 来源:

有人说:清醒时做事,糊涂时读书,烦躁时睡觉……而清醒、糊涂、烦躁时,都适合背起行李出去走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出门开眼所得到的一切是我们读书无数或阅人无数换不来的。时间可以挤出来,钱也不需要太多,只要肯放下一些东西,背包上路,所得到的是我们在办公室或在家里的纷繁日子中无法想象的。

见了海,知道自己不过就是一滴水,自己的愁有多么浅;见了山,知道自己不过如一粒尘,自己的苦有多么薄。在旅途中,我们有机会看到,很多更精彩或者更悲惨的人生、很多大自然赐予的天成美景,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从而懂得知足者常乐;在旅途中,我们可以放下一切架子,以最放松的心态重新看世界。无论你的职业身份地位,在路上,你只是一个过客,所有的人都是过客。

曾经在微博上说,与其买房,不如买包;与其买包,不如买机票火车票或者干脆就骑着单车去旅行。人生苦短,到头来无论你是绝世美女还是亿万富翁(何况我们都不是!),都面临同样的生老病死。等我们老了的时候,老得走也走不动的那一天,老得可能爱人已经先你而去的那一天,你说,那个时候什么对我们最重要?我坚定地认为:是难忘的珍贵的回忆。那些记忆,将让我们觉得不枉此生。而出门旅行,总是能造就绝无仅有的充满惊喜的记忆。

现实现世,这样嘈杂而繁重的日子,实在需要一年至少去透一次气,旅行是透气最好的选择。旅行不仅仅是开眼界长见识,当一个人在放下手头一切、拉着行李箱投入另一个你不熟悉的大千世界时,有了机会同时学会“放下”和“拿起”,放下的是平常日子里的无数纠结,拿起的是新的勇气和信心。也许老天爷本来就是这样设计我们的日子的,有时你要为了柴米油盐抛开一切,有时你要抛开柴米油盐为了更好地生活。

曾经在某个遥远的海边偶遇凌晨四点就要出海的老渔民,跟老人家说:好辛苦!终年起早贪黑只为了捞上一网鱼,而老人却淡淡地说:“孩子,哪里辛苦,我一生的快乐就是比太阳起得早,每一天都可以看到日出。”

曾经看到一位古稀蹒跚的老人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老伴儿在小镇的夕阳里散步,慢悠悠地讲:“来这个地方是我们50年前的一个约定,那一年我们彼此承诺如果我们还在一起,只要走得动,一定再来这里重温我们年轻时的激情。”曾经在一个千年古城的博物馆里,看到一个年轻姑娘站在很高的梯子上,仰着头,拿着画笔,日复一日地修复一幅千年的屋顶画作,小憩的时候和游客闲聊:从不觉得自己的工作闷,虽然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繁华,自己却享受这样简单的工作环境和细致的工作流程,她年轻的生命和才华就是为了这样一笔一笔地修复历史……

曾经喜欢的某一部电影某一本书甚至某一个梦里的地方,恍然就出现在自己眼前,梦想成真,真实如梦。西西里岛有个迷人的小城叫锡拉库萨,知道这个小城是因为莫尼卡·贝鲁齐的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当我跨越千山万水走到那里的时候,内心的感动无以言表。

曾经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当街微醺。那种偶尔放开和放肆自己的感觉是有多难忘。那是在瑞士的莫尔日小镇,遇到热情好客的红酒铺老板,一杯又一杯地试酒,不胜酒力的我当街大醉,整个午后在眩晕中度过,后来想起这个美丽的小镇都是摇摇晃晃的。

每次出门旅行都是一段人生缩影:路上有惊喜也有惊险,有迷路的时候有走弯路的时候,有陌生人相助的感动也有上当受骗的委屈……人在旅途时最真切地体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无论什么样的困难,只要心能飞远,执著不变,万水千山都可走遍。哲人说:一个人眼里看到的,其实是心里愿意相信的。所以我们必须坚持旅行,可以让自己有机会由心“看”到温暖阳光、新鲜空气、好景致与好人文。

人一生中至少要有两次冲动吧,一次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为说走就走的旅行。旅行并不能改变人生,但是旅行中的所感所悟,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态度。

— 旅行日记7月2日-3日圣米歇尔山—

圣米歇尔山是之前在很多旅行帖和明信片看过无数次的地方,几番错过,这次终于成行。

大巴车这一站的时候,下车的人很多。天很热,放眼附近的停车场,大巴车接踵而至。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当看到呼啸而至的旅行团时,我立刻就对美景索然无味了。大概是年纪大了,越来越喜欢清净。

圣米歇尔山

圣米歇尔山,远看如画,被法国人称为“圣山”,一座修道院成一个孤岛。近距离看,略失望,像全世界所有旅行圣地一样,狭窄的路上充斥着旅行纪念品的小店,餐厅难吃而嘈杂。

我们决定逃离拥挤的人群,坐摆渡车回到附近小客栈,干脆睡个午觉再说。小客栈前台的姑娘指着一张表说:“晚上7:38分涨潮,一定要去看,不可错过。”

北京长大的我们,对海水的涨潮落潮没什么概念,听前台姑娘的意思,是不可错过的美景,想想也好,黄昏时分,旅行大巴们都走了,或许就清净了。

下午在小房间,临时抱佛脚地上网查了下圣米歇尔山涨潮落潮的传说:

公元8世纪,山上建起了第一座小教堂,此后千年,这座88米高的锥形小山成为基督教圣地。历史上,圣米歇尔山以潮水落差巨大而著名,最高潮和最低潮的水面差高达15米,涨潮时似乎整个岛都要被淹没,潮水退去岛又浮现了出来。

小岛入口以及小岛附近的客栈,都贴着一张潮水涨退的时刻表,精确到每天几时几分。

黄昏,我和乐爸在客栈一楼的餐厅,吃了一顿烤羊排和当地的生蚝,两个人吃到两手油乎乎,满脸发光,心情大好。吃完一抹嘴,重新坐上摆渡车奔景点。

罗马

比涨潮时间提前10分钟回到小岛,巴巴地站在岛上往下看。大片大片的海水涌过来,浪不大,折腾半天,也就淹没了小岛的脚后跟。我万分失望地跟乐爸说:“这就是传说中的涨潮吗?好像不那么轰轰烈烈。”当地人解释:传说中那种淹没了小岛的涨潮,是要海啸时才会出现的,几百年遇一次。

那一时,黄昏中的圣米歇尔山不再有白天叽叽喳喳的旅行团和游客,非常静,站在修道院的花岗岩墙垛上,清晰可闻海洋里每一朵浪花的声音,还有乐爸手中的莱卡相机轻微而清脆的快门声。此刻,乐爸忙着拍和白天恍若隔世的安静而素美的小岛,我找了个城墙的角落,望着并不如想象中澎湃的涨潮发呆……

路上发呆的时光,最为奢侈。心很静,一念之间就想明白了平时纠结多日的困扰。这潮起潮又落的故事,真心就是人生吧,多少人为了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高潮不休不眠地奋斗,但涨潮又如何,一个时代能出几个英雄?就如几百年才可遇一次大涨潮。

自己是不是快乐,无关潮起潮落。平凡中能咀嚼出好滋味,就是最好的时光了吧。

这边,我为自己似乎想明白某一个人生大道理而兴奋不已;那边,乐爸顾不上搭理我,相机和美景此刻是他最亲的情人。

天色渐暗,温度骤然降了下来,漂浮在海天之间的圣米歇尔山,远看是一幅海市蜃楼般神奇的画面。我们裹紧外套,一路小跑往小客栈遛跶,乐爸回程路上拍了上百张这一刻的圣米歇尔山,我嘟囔说:“好冷,还要拍啊,快回去吧!”

乐爸说:“这个地方,可能我们这辈子不太有机会再来了,白天那么乱,我们都不喜欢,可是这个时候,太美,不使劲拍,这辈子就错过了。”

不再催他,自己在沙地上像小时候那样玩跳格子,等他拍过瘾。整条路上只有我们两个人,黄昏如梦,脚下那一片沙地和远远那座闻名的山,是我们的。

其实,旅行的日子并不是每天都有惊喜。大部分路上的日子,平凡普通,甚至比平时还要如常。

这么多年,迷恋每年私奔一般地出走,大概是因为心有所归、心有所得。

生活是什么——生活,大概就是每年可以攒一点这样的记忆,妥妥地等我们老了,聊着家常、看着照片,生命曾经灿如昨天。

(凤凰读书)

分享到:

扫码阅读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