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美国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写作的《他们眼望上苍》,是美国黑人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经典之作,也是历史上第一部超越种族问题、充分展示黑人女性意识觉醒和女性自我救赎的长篇小说。作者赫斯顿更是被誉为“南方的天才”。
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然而,这样一部书写黑人女性的伟大作品,在它问世之初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19世纪30-40年代时期,美国黑人文学崇尚的是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式的,表现种族歧视和经济压迫的作品。然而,赫斯顿深信黑人民间口头文学传统和语言的美,赫斯顿相信黑人的生活同样是充实的,因此她在作品中反映了黑人的爱情、忠诚、欢乐、幽默,也反映了生活中必然会存在的不幸和悲剧。但是,在赖特作品风靡的年代,赫斯顿的作品被认为缺乏种族抗议和种族斗争的观点,受到冷落,直到女权运动高涨的70年代,她的作品才从尘封中脱出,受到应有的重视。
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评价赫斯顿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一个有勇气、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幽默感的作家,所写的每一行里都有诗”,并说,“对我来说,再也没有比这本书(《他们眼望上苍》)更为重要的书了”。当她终于找到了赫斯顿湮没在荒草中没有墓碑的坟墓时,她为自己这位文学之母立了一块墓碑,碑上刻的是:“南方的天才”。美国黑人文学著名评论家芭芭拉·克里斯琴高度评价《他们眼望上苍》,指出“(它)是60和70年代黑人文学的先行者”。《诺顿美国黑人文选》将这部作品列为“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已成为美国大学中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是研究黑人文学和女性文学的必读书。
女性成长与自我意识觉醒之路
《他们眼望上苍》描写了一位反抗传统习俗的束缚、追寻幸福和人生意义的珍妮的一生。珍妮向往幸福的爱情,但外祖母为了使她能够过有保障的生活,强迫十六岁的珍妮嫁给了一个有六十英亩田产的中年黑人洛根。珍妮过着没有爱情的死水般的生活。后来遇到充满幻想的黑人小伙子乔·斯塔克斯,珍妮跟随乔离去。乔发迹后开始要求珍妮俯首听命于他,并限制她和一般黑人的交往。珍妮无法接受社会传统加在女性身上的桎梏,始终希望有朝一日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乔死后,她结识了一个无忧无虑、充满幻想、既无钱又无地位的黑人青年甜点心,于是毅然抛弃了市长遗孀的身份,跟着甜点心到佛罗里达去做季节工。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心愿,从一个被物质主义和男人支配下生活的女人,发展成为自尊自立的新型女性。然而最终,一场洪水吞噬了他们的爱情,被疾病折磨的甜点心在神志不清时妄图向珍妮开枪,惊恐中的珍妮为了自卫,开枪杀死了甜点心。
作者以优美的、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珍妮和甜点心的这一段生活。在他们共同生活了两年后,一场暴风雨及洪水威胁着他们的生命。甜点心问珍妮:“假如你现在会死去,你不会因为我把你拽到这个地方来而生我的气吧?”珍妮的回答是:“如果你能看见黎明的曙光,那么黄昏时死去也就不在乎了。有这样多的人从来都没有看到过曙光。我在黑暗中摸索,而上帝打开了一扇门。”
然而爱情并没有最终拯救珍妮的人生,三段不同的婚姻最终都以悲剧结束,赫斯顿通过珍妮的人生历程,试图向读者表明,女人是无法通过丈夫来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的,只要他们仍生活在一个男性主宰的社会中,珍妮便不能通过婚姻使自我得到充分的发展。甜点心的死使她最终挣脱了传统加给女性的的以男性为主的生活轨迹。正是在表现女性对精神生活的独立追求上,《他们眼望上苍》开了黑人女性文学的先河,因此,说赫斯顿是当代黑人女性文学的先行者,她是受之无愧的。
《他们眼望上苍》内容简介
《他们眼望上苍》是历史上第一部超越种族问题、充分展示黑人女性意识觉醒和女性自我救赎的长篇小说,是佐拉·尼尔·赫斯顿以诗意语言写就的天才之作,被誉为“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小说描写了一位反抗传统习俗的束缚、追寻幸福和人生意义的珍妮的一生。黑人女孩珍妮经历了三次婚姻,在不同的男人那里,她寻觅着幸福的可能,却都以不幸告终,直到她开枪杀死了第三任丈夫,甜点心的死使珍妮最终挣脱了依附于男性的生命轨迹。
赫斯顿在小说中大量使用黑人口语,以诗一般的语言去表达黑人语言之美。小说并不着眼于种族斗争,而是致力于表现:同其他人种一样,黑人也拥有生活的丰富性和对幸福的追求,也会面对生活中必然存在的不幸和悲剧。
编辑推荐
《他们眼望上苍》写作于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轰动美国文坛的年代,当时的黑人小说以表现种族压迫和种族歧视为典范。《他们眼望上苍》出版后引起很大争议,甚至被批评为“没有主题,没有启示性,没有思想”,然而赫斯顿了解独立存在的、伊顿维尔式的黑人生活,她内心深信黑人民间口头文学传统和语言的美,她作品中的黑人迥然不同于赖特的土生子,他们不仇视自己的黑皮肤,是和世界一切人种一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的正常人,因此她在作品中反映了黑人的爱情、忠诚、欢乐、幽默、对生活的肯定态度,也反映了生活中必然会存在的不幸和悲剧。
直到女权运动高涨的70年代,《他们眼望上苍》才从尘封中脱出,受到应有的重视。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说赫斯顿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一个有勇气、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幽默感的作家,所写的每一行里都有诗”,当她终于找到了赫斯顿湮没在荒草中没有墓碑的坟墓时,她为自己这位文学之母立了一块墓碑,碑上刻的是:“南方的天才”。美国黑人文学著名评论家芭芭拉·克里斯琴高度评价《他们眼望上苍》,指出“(它)是60和70年代黑人文学的先行者”。《诺顿美国黑人文选》将这部作品列为“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已成为美国大学中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是研究黑人文学和女性文学的必读书。
名人推荐
⦁“无论何时,这都是我最喜爱的爱情小说。”——《奥普拉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温弗莉
⦁“对我来说,再也没有比这本更为重要的书了,赫斯顿所写的每一行里都有诗。”——美国小说家、普利策奖得主艾丽斯·沃克
⦁“一个伟大的作家。一个有勇气、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幽默感的作家。”——艾丽斯·沃克
⦁“《他们眼望上苍》是1960和1970年代黑人文学的先行者。”——美国黑人文学著名评论家芭芭拉·克里斯琴
⦁“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诺顿美国黑人文学选集》
⦁“作者创作了一部超越文学俗套的极其优秀的作品。”——珀西·哈奇森,《纽约时报书评》
⦁“主人公珍妮从男人的注视和怀抱里寻找自我,而赫斯顿通过她的写作、言语及思想获得自我认同。”——《赫斯顿的人生》作者瓦莱丽·博伊德
作者简介
佐拉•尼尔•赫斯顿(1891-1960),美国黑人女作家,被誉为“南方的天才”。在美国第一个黑人小城伊顿维尔,赫斯顿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1918年进入霍华德大学就读文学系,1925年来到黑人文学的中心纽约,开始创作生涯,并成为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的活跃分子。
赫斯顿毕生致力于保持黑人文化传统、探寻黑人完整的生命价值。她收集整理了黑人民间故事集《骡与人》、《告诉我的马》,还写作了四部小说:《他们眼望上苍》、《约拿的葫芦藤》、《摩西,山之人》、《苏旺尼的六翼天使》,一部自传《大路上的尘迹》,以及一些短篇小说。
(新浪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