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不断攀升,中暑的人数逐步增加。今天,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又接诊了几名中暑患者。
这位住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的患者姓郭,今年70岁了,昨天下午两点多身体突然感觉到不舒服。患者家属说,刚开始老人还会说话,但是吐,那个时候体温升高,烫得不行,见到老人体温骤升,而且意识也不太清楚,家属们赶紧将她送到了医院。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高恒波:“她儿媳妇反应特别迅速,很快用三轮车就拉到了我们医院,来了以后,老人处于深昏迷状态,当时血压心率都不是特别稳定。来了以后,我们采取紧急的一个降温措施。”
高主任介绍,患者的高烧、昏迷等症状,明显属于重度中暑类型中的热湿病,非常危险。体温41摄氏度多,超过41摄氏度的体温,病人死亡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但是老太太非常幸运,因为她来得很及时,短时间内五分钟就赶了过来,而且我们采取了一个非常全面的降温措施,老太太非常幸运,现在脱离危险。
那么,患者到底为什么中了暑呢?家属告诉记者,事情源于治病。老人那个时候晒腿,听别人说一个偏方,放盐晒腿,腿上骨刺,一个偏方太阳晒一晒好,晒了一个多小时。后来骑着车子去这边理疗店了,免费理疗。将近两个小时的烈日暴晒,最终导致患者晕倒在路上,险些发生生命危险。
高主任表示,天太热的时候,这就不太科学了。希望大家对于一些偏方,我们要鉴别去使用,一定要在科学的指导下,再使用这种偏方。
除了重度中暑有这个热湿病之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叫做热痉挛,同在医院的师傅就是由于长时间在户外工作,出现了热痉挛的情况,这名患者家住长安区北五女村,近期连续在工地里施工。昨天,他在工地里干了五六个小时后,出现了热痉挛的症状。是日光暴晒引起的,脱水,然后或者有的人补水以后引起低钠,低钠以后引起肌肉痉挛,这么个原因。医生介绍,由于省会持续高温天气,中暑的患者明显增加。
高恒波说:“昨天我们来了四五个中暑的患者,其中多数都有在室外活动、暴晒的经历,所以我们在此提醒广大观众,在天特别热的时候,外出一定要谨慎,尤其有基础病的人还有一些老年人、儿童以及孕妇,一定要小心,而且还保持室内的温度,有空调尽量要打开,把温度调到20多度,室内温度太高,湿度太大的话,也是容易发生这种非劳力性的热湿病,也是非常危险的。”
另外,市民要保持良好、轻松的心态,防止“情绪中暑”。如果出汗过多,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防止因缺盐而导致的热痉挛等症状。一旦发现有人中暑,周围人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来医院之前,第一把(患者)放在一个比较阴凉的一个地方,通风的地方,如果有可能的话,采取降温措施,比如拿湿毛巾擦一擦。应该尽快到医院,医院毕竟有一些综合的退热措施。
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本周省会仍以晴天为主,高温天气仍将持续,提醒市民朋友做好防晒、防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