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的文旅市场就像一台爆款制造机,从年初全网出圈的哈尔滨开始,旅游热度不断攀升,天水麻辣烫、阿勒泰美景、正定夜市……借助一场场“流量盛宴”,一个个现象级旅游目的地不断涌现。河北旅游业该如何把握机遇,解锁“流量密码”,释放文旅消费潜力,使“网红”成“长红”?在今年的河北两会上,关于旅游“出圈”的话题,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
网红城市的流量密码是什么?
近两年来,“网红”城市的持续上新,已屡见不鲜。一些城市突然走红之后,很多人也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流量会落到它们头上?
在省人大代表、张家口兴垣维景国际大酒店中餐厅经理孙桂芳看来,特色的城市文化符号,是“出圈”的原因之一。“这些城市之所以能够迅速吸引大众的目光,关键在于它们拥有独特且具有辨识度的符号或载体。”她认为,网红城市往往都有一些可以引发共鸣的触发点,这些触发点不仅是地方特色的体现,更是与网民进行有效沟通的“密码”,从而可以迅速聚合到一个焦点话题。
省人大代表、张家口兴垣维景国际大酒店中餐厅经理孙桂芳。常曌宇摄
在省人大代表、 九三学社石家庄市委专职副主委王丹看来,一个地区的特色美食就是潜在的“流量密码”之一。“比如天水的麻辣烫,正定的夜市,都是因美食而声名鹊起。”她举例说,突出的特色美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品尝,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体验,从而引发了关注热潮。
省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石家庄市委专职副主委王丹。王宏飞摄
省政协委员、沧州市磐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月亮则认为,网红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但网红城市的诞生与互联网的推广密不可分。“比如天水的麻辣烫、正定的夜市小吃等,这些特色美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品尝,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体验,从而引发了关注热潮。”在他看来,数字时代网络流量已成为推动地方旅游发展的强大动力。“很多人都是通过短视频等方式了解并喜欢上这些城市。”
对此,省政协委员、石家庄旅投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韩佳认为,“出圈”的背后,既有互联网时代流量红利的偶然因素,也是多重内在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比如正定夜市的‘出圈’,可以说是在正定不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完善文旅公共服务,让古城魅力持续焕发之后的‘厚积薄发’。”他说。
在韩佳委员看来,任何一座城市的走红,都离不开“内功”的积淀。“哈尔滨、天水、正定都是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城市正是因为拥有优秀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城市底蕴,才能进一步俘获游客的芳心。”他说。
“出圈”背后是正在转变的消费心理
在2024年文旅市场的爆款名单中可以看出,那些“非著名”但“小而美”的城市频繁“出圈”,似乎更受消费者偏爱,这是什么原因呢?
对此,韩佳委员认为,“小而美”的网红城市“出圈”,实际上是旅游市场、消费模式变化的外在表现。“如今借助互联网,游客个性理性、自主自助的消费行为,让越来越多新兴旅游目的地被追捧,也让更多旅游成本相对较低的中小城市、小众景点开始进入民众的视野。”
在韩佳委员看来,这些“小而美”的景点,或许在地图上并不显眼,但它们以其独特的风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宁静的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不同于资源丰富的大城市,这些小众城市仅靠一个'出圈'标签,便能带动成倍的旅游经济增长。”
对此,孙桂芳代表则认为,旅游市场、消费模式的变化,正反映出了当下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的心理变化。“现在的年轻一代在旅游选择上更偏好有趣、新奇、可打卡的地方,他们追求新颖独特的旅游体验,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寻找旅游灵感,同时也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旅行故事,这些行为反过来又推动了某些旅游地点的流行。”
冯月亮委员也认为,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游客对于个性化、差异化的旅游体验需求也快速增长,年轻人开始探索更多的非传统目的地。社交媒体的传播,也让人们更容易了解这些小城市的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吸引更多游客。“比如现在很多崇尚个性的年轻人,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更多在从‘高大上’转向‘小确幸’。
省政协委员、沧州市磐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月亮。王宏飞摄
在冯月亮委员看来,这种“小确幸”,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旅行中的自我定位已从“参观者”变成“体验者”。“现在很多人旅游,更希望融入当地,在具有松弛感的‘慢旅游’‘慢生活’中,感受城市街巷中的人文历史,以及最地道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他认为,这为各地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让“流量”变“留量”,要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网红城市的“出圈”,只是起点而不是终点,该如何抓住年轻人的消费心理,把握机遇,释放河北文旅消费潜力,让“流量”变“留量”呢?
省政协委员,石家庄旅投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韩佳。王宏飞摄
韩佳委员认为,要让河北优质的文旅资源实现“破圈”传播,核心是“做内容”。“河北有很多自然景观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和工业遗址资源,应该有针对性充分挖掘文化和自然资源,找到独特的卖点。”他说。
“挖掘地方文旅特色并带动消费转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文旅行业从业者保持耐心和坚持,不断尝试和创新。”韩佳委员建议,深化内容运营,挖掘和培养一批熟悉并热爱当地文化的达人,通过他们的视角和创意,将地方的独特魅力以新颖、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广大受众,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提高河北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叫响“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文旅品牌。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只有挖掘、彰显自身独特性,才能加强城市生命力。”对此,王丹代表也认为,想让流量成为增量持续下去,就需要加入更多具有城市特色文化元素,适应文旅发展新形势,构筑新模式,创造新消费,推出新产品、满足新需求。“当网红潮流成为过去式,想留住客流量、保持长久吸引力,就要关注当地文化,因为这些是无法复制的。”她建议,在城市中打造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高品质餐饮服务标志体。“这个标志体里不仅有美食体验,还是一个展示当地文化、历史和现代发展的窗口。”
她举例,作为省会的石家庄,可以结合石家庄的老字号餐饮品牌,再引入周边地区的特色风味小吃和地方风味菜品,打造出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餐饮体验。“而在刻画出‘地方美食符号’的同时,还要结合设立摇滚城市馆、VR沉浸体验馆、人工智能体验馆、原创沉浸式室内特色餐饮度假馆等,打造‘慢生活模式’商业街区和‘诗意栖居’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冯月亮委员则认为,在充分挖掘河北旅游资源独特性的同时,还要打造更多能满足游客情绪价值的产品和体验。“舒心的消费环境、质优物美的超值消费体验,才能打造一个充满温情的旅游城市,给游客带去更多的‘甜蜜’惊喜。”他建议,充分抓住互联网的传播属性,在注重宣传推广的同时,以游客的需求为导向,以游客的体验为衡量,将吃、住、行、游、购、娱的细节完善好,增加更多的吸引力。
对此,孙桂芳代表也认为,无论是城市还是景区,服务至关重要。“要想打造一个‘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旅游城市,就要把‘里子’做扎实,而服务意识是长期形成的。”她建议,持续完善配套和公共服务,精益求精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收获游客们的好口碑,从“家喻户晓”到“口碑载道”。(纵览新闻记者 李春炜 杨佳薇/文 王宏飞 常曌宇/图)
编辑:郝若羽
责编:韩巍